摘要 | 第1-9页 |
ABSTRACT | 第9-12页 |
第一章 文献综述 | 第12-22页 |
·富营养化水体中氮的归趋途径 | 第12-14页 |
·富营养化水体生态系统中氮的来源及危害 | 第12-13页 |
·富营养化水体中氮的转化和归趋途径 | 第13-14页 |
·反硝化脱氮在平衡水体过量氮负荷中的作用 | 第14页 |
·水体富营养化的控制方法 | 第14-17页 |
·水生植物净化方法在净化富营养化水体中的应用现状 | 第15-16页 |
·漂浮植物净化富营养化水体的效果及优势 | 第16-17页 |
·水生植物净化富营养化水体中过量氮负荷的机制 | 第17-19页 |
·水生植物净化水体中氮的效果及机理 | 第17-18页 |
·水生植物根际效应对水体中硝化、反硝化脱氮去除的影响 | 第18-19页 |
·水生植物对富营养化水体硝化-反硝化脱氮规律的影响研究现状 | 第19-20页 |
·本研究的主要目的意义及主要内容 | 第20-22页 |
第二章 不同生长阶段凤眼莲净化不同浓度富营养化水体的效果研究 | 第22-36页 |
·材料与方法 | 第22-26页 |
·供试植物 | 第22-23页 |
·供试富营养化水体 | 第23-24页 |
·试验方法 | 第24-25页 |
·计算方法 | 第25页 |
·统计方法 | 第25-26页 |
·结果 | 第26-32页 |
·不同生长阶段凤眼莲对不同浓度富营养化水体理化环境参数的影响 | 第26-27页 |
·不同生长阶段凤眼莲对不同浓度富营养化水体净化效果 | 第27-28页 |
·不同生长阶段凤眼莲对不同浓度富营养化水体底泥营养盐变化规律 | 第28-29页 |
·不同生长阶段凤眼莲对水体营养盐吸收及对消减水体氮贡献 | 第29-32页 |
·讨论 | 第32-33页 |
·本章小结 | 第33-36页 |
第三章 不同生长阶段凤眼莲对富营养化水体发生的反硝化释放N_2O、N_2规律的影响及对消减水体氮的贡献 | 第36-48页 |
·材料与方法 | 第37-39页 |
·供试植物 | 第37页 |
·供试富营养化水体 | 第37页 |
·试验方法 | 第37-39页 |
·统计方法 | 第39页 |
·结果 | 第39-44页 |
·不同浓度富营养化水体各种形态无机氮NO_3~--N、NH_4~+-N、NO_2~--N相互转化规律 | 第39-41页 |
·种养凤眼莲对不同浓度富营养化水体释放N_2、N_2O气体浓度变化规律影响 | 第41-42页 |
·硝化、反硝化脱氮及植物吸收对消减水体氮贡献 | 第42-44页 |
·讨论 | 第44-46页 |
·本章小结 | 第46-48页 |
第四章 凤眼莲根系分泌氧气及有机碳规律及其对水体无机氮转化的影响研究 | 第48-70页 |
·材料与方法 | 第49-52页 |
·供试植物 | 第49页 |
·供试富营养化水体 | 第49-50页 |
·试验方法 | 第50-52页 |
·统计方法 | 第52页 |
·结果 | 第52-66页 |
·不同浓度硝态氮、铵态氮水平富营养化水体NO_3~--N、NH_4~+-N、NO_2~--N、TDN变化 | 第52-60页 |
·不同苗龄阶段凤眼莲根系分泌氧气速率变化规律及不同浓度硝态氮、铵态氮富营养化水体DO变化规律 | 第60-64页 |
·不同浓度硝态氮、铵态氮水平富营养化水体不同苗龄凤眼莲根系分有机碳速率变化规律 | 第64-66页 |
·讨论 | 第66-69页 |
·本章小结 | 第69-70页 |
第五章 全文总结与研究展望 | 第70-74页 |
·全文总结 | 第70-71页 |
·研究创新点 | 第71页 |
·研究展望 | 第71-74页 |
参考文献 | 第74-84页 |
攻读硕士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 | 第84-86页 |
致谢 | 第86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