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1-8页 |
ABSTRACT | 第8-10页 |
第一章 绪论 | 第10-14页 |
1 选题背景及研究意义 | 第10-11页 |
·选题背景 | 第10-11页 |
·研究意义 | 第11页 |
2 国内外研究进展 | 第11-12页 |
3 研究内容及技术路线 | 第12-14页 |
·研究内容 | 第12页 |
·技术路线 | 第12-14页 |
第二章 遥感技术及影像处理 | 第14-24页 |
1 遥感技术基本原理 | 第14-17页 |
·遥感的概念及分类 | 第14-15页 |
·遥感的特点及影响因素 | 第15-16页 |
·遥感技术系统 | 第16-17页 |
2 遥感影像处理技术 | 第17-24页 |
·遥感数据处理软件 | 第17-18页 |
·ERDAS IMAGINE | 第17页 |
·ENVI | 第17-18页 |
·遥感影像基本信息 | 第18-19页 |
·遥感影像处理流程 | 第19-20页 |
·图像增强和变换 | 第19-20页 |
·图像数据融合 | 第20页 |
·遥感图像的解译 | 第20页 |
·图像分类 | 第20页 |
·土地利用/覆盖分类方法 | 第20-24页 |
·土地利用分类要求 | 第20-21页 |
·环境保护土地利用分类系统 | 第21-24页 |
第三章 生态环境质量评价 | 第24-32页 |
1 景观生态质量评价的理论基础 | 第24-25页 |
·评价目的及任务 | 第24页 |
·景观生态的理论 | 第24-25页 |
·景观生态学理论特点 | 第24页 |
·景观生态学研究重点 | 第24页 |
·景观生态单元选取原则 | 第24-25页 |
·景观尺度划分 | 第25页 |
·生态景观格局分析 | 第25页 |
2 区域生态环境遥感监测技术 | 第25-26页 |
·生态环境遥感监测现状 | 第25页 |
·生态环境遥感监测发展趋势 | 第25-26页 |
3 生态环境质量评价技术 | 第26-32页 |
·评价指标体系 | 第26-27页 |
·评价方法 | 第27-32页 |
第四章 宿迁市土地利用状况分析及生态环境质量评价 | 第32-42页 |
1 宿迁市概况 | 第32页 |
·宿迁市自然地理概况 | 第32页 |
·宿迁市社会经济概况 | 第32页 |
2 宿迁市土地利用状况分析 | 第32-39页 |
·宿迁市土地利用概况 | 第33-34页 |
·土地利用状况变化分析 | 第34-39页 |
·2000-2011年宿迁市土地利用面积变化情况 | 第36-38页 |
·2000-2011年宿迁市土地利用区位变化情况 | 第38-39页 |
3 生态环境质量状况评价 | 第39-42页 |
·2000年-2011年宿迁市生态环境质量状况 | 第39-40页 |
·生物丰度指数 | 第39-40页 |
·2000年-2011年宿迁市生态环境质量状况变化分析 | 第40-42页 |
·生态环境质量状况变化特点 | 第40页 |
·生态环境质量状况变化分析 | 第40-42页 |
第五章 结论与展望 | 第42-46页 |
1 主要结论 | 第42页 |
2 不足之处与未来展望 | 第42-46页 |
·不足之处 | 第42-43页 |
·遥感监测的主要问题 | 第42页 |
·人工目视解译的主要问题 | 第42-43页 |
·未来展望 | 第43-46页 |
参考文献 | 第46-50页 |
致谢 | 第50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