复杂条件下排桩—混凝土内支撑深基坑变形监测与研究
致谢 | 第1-5页 |
摘要 | 第5-6页 |
Abstract | 第6-10页 |
1 绪论 | 第10-17页 |
·研究背景及意义 | 第10-11页 |
·国内外基坑工程发展及研究现状 | 第11-14页 |
·国内外基坑工程监测发展与研究现状 | 第11-13页 |
·国内外基坑工程数值模拟发展与研究现状 | 第13-14页 |
·基坑工程的发展及特点 | 第14页 |
·研究的内容和方法 | 第14-16页 |
·本文研究的内容 | 第14-15页 |
·研究方法 | 第15页 |
·技术路线 | 第15-16页 |
·本章小结 | 第16-17页 |
2 工程概况和工程地质条件 | 第17-25页 |
·工程概况 | 第17-18页 |
·基坑工程周边环境 | 第18-19页 |
·工程水文地质条件 | 第19-21页 |
·工程地质条件 | 第19-20页 |
·水文地质条件 | 第20-21页 |
·场地的标准冻结深度、最大冻深及场地土的冻胀性 | 第21页 |
·沈阳市气象特征 | 第21页 |
·基坑工程支护设计概况 | 第21-24页 |
·本章小结 | 第24-25页 |
3 基坑周围土体变形分析及估算 | 第25-38页 |
·整体稳定性分析 | 第25-28页 |
·瑞典条分法(Fellenius法) | 第25-26页 |
·Bishop条分法 | 第26-28页 |
·抗隆起稳定性分析 | 第28-33页 |
·地基承载力模式的抗隆起稳定性分析 | 第28-29页 |
·圆弧滑动的抗隆起稳定性分析 | 第29-33页 |
·基坑周围土体变形机理 | 第33-35页 |
·基坑变形计算 | 第35-37页 |
·本章小结 | 第37-38页 |
4 基坑监测方案 | 第38-50页 |
·基坑监测的目的和意义 | 第38页 |
·基坑监测方案编制依据 | 第38-39页 |
·基坑监测项目 | 第39页 |
·基坑监测方案及实施方法 | 第39-48页 |
·围护桩顶水平、竖向位移监测 | 第39-40页 |
·坑外侧向土压力监测 | 第40-42页 |
·混凝土支撑轴力监测 | 第42-44页 |
·临时立柱桩位移监测 | 第44-45页 |
·基坑周边地表沉降 | 第45页 |
·坑外地下水位监测 | 第45-46页 |
·周边建筑物沉降 | 第46页 |
·周边建筑、地表裂缝观测 | 第46-47页 |
·周边管线变形监测 | 第47-48页 |
·基坑监测频率及预警 | 第48-49页 |
·本章小结 | 第49-50页 |
5 基坑监测数据分析 | 第50-66页 |
·基坑围护桩顶水平位移的监测数据分析 | 第50-53页 |
·基坑围护桩侧土压力监测数据分析 | 第53-56页 |
·混凝土支撑轴力监测数据分析 | 第56-58页 |
·临时立柱桩位移监测数据分析 | 第58-59页 |
·基坑周边地表沉降监测数据分析 | 第59-60页 |
·坑外地下水位与周边管线监测分析 | 第60-61页 |
·周围建筑物沉降监测分析 | 第61-64页 |
·本章小结 | 第64-66页 |
6 基坑支护结构受力特性与基坑变形特性数值分析 | 第66-83页 |
·MIDAS/GTS功能简介 | 第66页 |
·基坑模型建立 | 第66-69页 |
·模型计算的假定 | 第66-67页 |
·模型结构单元的选择 | 第67页 |
·模型网格的划分和计算参数 | 第67-69页 |
·模型边界条件设定 | 第69页 |
·施工阶段的定义 | 第69页 |
·基坑不同支护参数下的支护结构变形和受力特性分析 | 第69-81页 |
·混凝土内支撑不同支撑位置的影响分析 | 第69-73页 |
·混凝土内支撑不同截面尺寸的影响分析 | 第73-76页 |
·钻孔灌注桩不同桩径的影响分析 | 第76-79页 |
·钻孔灌注桩不同嵌固深度的影响分析 | 第79-81页 |
·本章小结 | 第81-83页 |
7 结论与展望 | 第83-85页 |
·主要结论 | 第83页 |
·展望 | 第83-85页 |
参考文献 | 第85-88页 |
作者简历 | 第88-90页 |
学位论文数据集 | 第90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