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海经》中的东北古族
摘要 | 第1-5页 |
Abstract | 第5-6页 |
目录 | 第6-8页 |
引言 | 第8-9页 |
一、 概念、范围详解 | 第9-12页 |
(一) 东北地区 | 第9页 |
(二) 古族、古国 | 第9-10页 |
(三) 时代 | 第10-11页 |
(四) 版本 | 第11-12页 |
二、 研究意义 | 第12-15页 |
(一) 《山海经》之研究意义 | 第12-14页 |
(二) 东北古族之研究意义 | 第14-15页 |
三、 文献综述 | 第15-18页 |
(一) 《山海经》文献综述 | 第15-17页 |
(二) 东北古族类书文献综述 | 第17-18页 |
四、 诸东北古族 | 第18-42页 |
(一) 青丘国 | 第18-19页 |
(二) 长臂国、长股之国、张弘之国、长胫之国 | 第19-20页 |
(三) 离俞(离朱)、榆山 | 第20-21页 |
(四) 白民国 | 第21-22页 |
(五) 女子国 | 第22-23页 |
(六) 肃慎之国 | 第23-24页 |
(七) 大人国、大人之市、大人之堂 | 第24-26页 |
(八) 君子国、朝鲜 | 第26-27页 |
(九) 黑齿国 | 第27-28页 |
(十) 毛民 | 第28-30页 |
(十一)玄股之国 | 第30-31页 |
(十二)匈奴 | 第31-32页 |
(十三)东胡、夷人 | 第32-33页 |
(十四)貊国 | 第33-34页 |
(十五)盖国、盖余之国、盖山国、倭 | 第34-35页 |
(十六)韩雁 | 第35-36页 |
(十七)蔿国 | 第36-37页 |
(十八)玄丘之民、大幽之国、赤胫之民 | 第37-38页 |
(十九)钉灵之国 | 第38-39页 |
(二十)奚仲 | 第39-40页 |
(二十一)三面一臂、先民 | 第40-42页 |
结语 | 第42-43页 |
参考文献 | 第43-46页 |
附录 | 第46-53页 |
后记 | 第53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