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数理科学和化学论文--化学论文--物理化学(理论化学)、化学物理学论文

双金属Co和Cr掺杂介孔分子筛的制备及其催化环己基过氧化氢分解

摘要第1-5页
Abstract第5-10页
第一章 文献综述第10-19页
   ·环己烷无催化氧化法第10-11页
   ·环己基过氧化氢分解工艺第11-13页
     ·均相催化分解工艺第11-12页
     ·非均相催化分解工艺第12-13页
     ·其他分解工艺技术进展第13页
   ·TUD-1 系列催化剂的合成及其在催化领域中的应用第13-16页
     ·TUD-1 的简介第14页
     ·TUD-1 的合成第14-15页
     ·金属掺杂TUD-1 系列催化剂的应用第15-16页
   ·SBA-15系列催化剂的合成及其在催化领域中的应用第16-18页
     ·SBA-15的简介第16页
     ·SBA-15的合成第16-17页
     ·SBA-15金属掺杂系列催化剂的应用第17-18页
   ·本课题的研究目的、内容和意义第18-19页
第二章 Co-Cr-TUD-1 催化剂的制备及催化CHHP分解第19-34页
   ·前言第19页
   ·实验部分第19-25页
     ·主要的实验仪器与试剂第19-20页
     ·催化剂的制备第20-21页
     ·Co-Cr-TUD-1 催化剂的表征方法第21-22页
     ·环己基过氧化氢分解反应评价第22-23页
     ·反应产物分析第23-25页
   ·结果与讨论第25-33页
     ·红外表征第25页
     ·紫外-可见漫反射表征第25-26页
     ·XRD表征第26-27页
     ·氮气物理吸附-脱附表征第27-28页
     ·氢气程序升温还原(H_2-TPR)第28页
     ·X射线电子能谱(XPS)第28-29页
     ·扫描电子显微镜(SEM)第29页
     ·透射电子显微镜(TEM)第29-30页
     ·环己基过氧化氢分解性能评价第30-31页
     ·回收催化剂Co-Cr-TUD-1 的表征及性能评价第31-33页
   ·本章小结第33-34页
第三章 催化剂失活原因的考察第34-44页
   ·引言第34-35页
   ·实验部分第35-36页
     ·主要实验试剂与仪器第35页
     ·催化剂的焙烧第35页
     ·环己烷氧化液的Na_2CO_3预处理第35页
     ·HMDS-Co-TUD-1 的制备第35页
     ·Co-Cu-TUD-1 的制备第35-36页
     ·催化剂表征方法第36页
     ·环己基过氧化氢分解反应评价第36页
   ·焙烧催化剂的表征及性能评价第36-38页
   ·Na_2CO_3预处理的氧化液分解反应第38-39页
   ·HMDS-Co-TUD-1 的表征及性能评价第39-40页
   ·Co-Cu-TUD-1 催化剂的表征及性能评价第40-42页
     ·紫外表征第40页
     ·氮气物理吸附-脱附表征第40-41页
     ·Co-Cu-TUD-1 催化剂的性能评价第41-42页
     ·Co-Cu-TUD-1 催化剂的回收第42页
   ·本章小结第42-44页
第四章 Co-Cr/SBA-15的制备及其催化CHHP分解第44-64页
   ·引言第44页
   ·实验部分第44-45页
     ·主要实验试剂和仪器第44页
     ·催化剂的制备第44-45页
     ·催化剂的表征方法第45页
     ·环己基过氧化氢反应评价第45页
   ·Co/SBA-15系列催化剂的表征及性能评价第45-52页
     ·红外表征第45-46页
     ·紫外表征第46-47页
     ·XRD表征第47-48页
     ·氮气物理吸附-脱附表征第48-49页
     ·扫描电子显微镜(SEM)第49页
     ·透射电镜(TEM)第49-50页
     ·H_2-TPR第50页
     ·Co/SBA-15催化剂性能评价第50-52页
     ·焙烧温度对Co/SBA-15催化性能的影响第52页
   ·Cr/SBA-15系列催化剂的表征及性能评价第52-56页
     ·红外表征第52页
     ·紫外表征第52-53页
     ·氮气物理吸附-脱附表征第53-54页
     ·XRD表征第54-55页
     ·扫描电子显微镜第55页
     ·H_2-TPR第55-56页
     ·Cr/SBA-15催化剂性能评价第56页
   ·Co-Cr/SBA-15系列催化剂的表征及性能评价第56-61页
     ·红外表征第56-57页
     ·紫外表征第57页
     ·氮气物理吸附-脱附表征第57-58页
     ·XRD表征第58-59页
     ·扫描电子显微镜第59页
     ·H_2-TPR第59-60页
     ·Co-Cr/SBA-15催化剂性能评价第60-61页
   ·催化剂的稳定性第61-63页
   ·本章小结第63-64页
结论与展望第64-66页
 结论第64-65页
 展望第65-66页
参考文献第66-71页
致谢第71-72页
附录A 攻读学位期间所发表的学术论文第72页

论文共72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丙烯高温氯化反应动力学分子模拟及氯化反应器CFD模拟与优化
下一篇:单质硫为硫源的苯并噻吩和噻唑生成反应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