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环境科学、安全科学论文--废物处理与综合利用论文--化学工业废物处理与综合利用论文--染料、颜料与涂料工业论文

吸波材料与微波辐射协同降解染料的过程与机制研究

摘要第1-6页
ABSTRACT第6-15页
引言第15-23页
   ·染料概述第15页
   ·染料处理方法第15-19页
     ·物理化学处理方法第15-17页
     ·生物法第17页
     ·化学法第17-19页
   ·微波技术简述第19页
   ·微波技术与吸波材料联用第19-23页
     ·微波技术与Fenton相结合第19页
     ·微波技术与活性炭相结合第19-20页
     ·微波技术与金属氧化物相结合第20页
     ·微波技术与复合材料相结合第20-21页
     ·微波技术与吸波材料AB_2O_4相结合第21-23页
第1章 MW/SrFe_2O_4协同催化氧化降解结晶紫/甲基紫第23-50页
   ·前言第23页
   ·实验部分第23-26页
     ·实验仪器及药品试剂第23-24页
     ·溶液的配制第24-25页
     ·吸波材料SrFe_2O_4的制备第25-26页
     ·染料降解实验第26页
   ·结果与讨论第26-48页
     ·催化剂SrFe_2O_4的结构和性质的表征第26-28页
     ·结晶紫/甲基紫染料溶液的UV-vis光谱第28-30页
     ·影响染料降解的因素第30-38页
       ·SrFe_2O_4的煅烧温度第30页
       ·微波输出功率的影响第30-31页
       ·结晶紫/甲基紫初始浓度第31-33页
       ·结晶紫/甲基紫溶液初始pH第33-35页
       ·催化剂SrFe_2O_4的加入量第35-36页
       ·微波辐射时间第36-38页
       ·干扰离子第38页
     ·降解中间产物及最终产物的分析第38-42页
     ·催化剂重复利用和稳定性实验和降解机理的探讨第42-48页
       ·催化剂重复利用和稳定性实验第42-44页
       ·活性物质的研究第44-47页
       ·降解动力学研究和降解途径第47-48页
   ·小结第48-50页
第2章 MW/BaFe_2O_4协同催化氧化降解结晶紫第50-73页
   ·前言第50页
   ·实验部分第50-52页
     ·实验仪器及药品试剂第50-51页
     ·溶液的配制第51-52页
     ·吸波材料BaFe_2O_4的制备第52页
     ·染料降解实验第52页
   ·结果与讨论第52-72页
     ·催化剂BaFe_2O_4的结构和性质的表征第52-56页
     ·结晶紫染料溶液的UV-vis光谱第56页
     ·影响染料降解的因素第56-65页
       ·BaFe_2O_4的煅烧温度第56-57页
       ·微波输出功率的影响第57-58页
       ·结晶紫初始浓度第58-59页
       ·结晶紫溶液初始pH第59-62页
       ·催化剂BaFe_2O_4的加入量第62-63页
       ·微波辐射时间第63-64页
       ·干扰离子第64-65页
     ·降解中间产物及最终产物的分析第65-66页
     ·催化剂重复利用和稳定性实验和降解机理的探讨第66-72页
       ·催化剂重复利用和稳定性实验第66-68页
       ·活性物质的研究第68-69页
       ·降解动力学研究和降解途径第69-72页
   ·小结第72-73页
第3章 FeCo_2O_4与微波协同作用催化氧化降解孔雀绿第73-95页
   ·前言第73页
   ·实验部分第73-75页
     ·实验仪器及药品试剂第73-74页
     ·溶液的配制第74页
     ·吸波材料FeCo_2O_4的制备第74-75页
     ·染料降解实验第75页
   ·结果与讨论第75-94页
     ·催化剂FeCo_2O_4的结构和性质的表征第75-79页
     ·孔雀绿染料溶液的UV-vis光谱第79页
     ·影响染料降解的因素第79-87页
       ·FeCo_2O_4的煅烧温度第79-80页
       ·微波输出功率的影响第80-81页
       ·孔雀绿初始浓度第81-82页
       ·孔雀绿溶液初始pH第82-84页
       ·催化剂FeCo_2O_4的加入量第84-85页
       ·微波辐射时间第85-86页
       ·干扰离子第86-87页
     ·降解中间产物及最终产物的分析第87-88页
     ·催化剂重复利用和稳定性实验和降解机理的探讨第88-94页
       ·催化剂重复利用和稳定性实验第88-90页
       ·活性物质的研究第90-91页
       ·降解动力学研究和降解途径第91-94页
   ·小结第94-95页
第4章 结论与展望第95-97页
   ·结论第95-96页
   ·展望第96-97页
致谢第97-98页
参考文献第98-103页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及参加科研情况第103页

论文共103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多齿羧酸配体构筑的金属有机框架材料的合成及其性能研究
下一篇:[C6mim][Ala]离子液体的合成及其水溶液粘度性质的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