乙烯装置裂解炉原料适应性改造研究
| 摘要 | 第1-4页 |
| Abstract | 第4-9页 |
| 第1章 绪论 | 第9-21页 |
| ·课题背景及意义 | 第9-12页 |
| ·课题背景 | 第9-10页 |
| ·课题意义 | 第10-12页 |
| ·乙烯装置简介 | 第12-13页 |
| ·裂解炉简介 | 第13-14页 |
| ·热裂解理论及反应机理 | 第14-17页 |
| ·裂解原理 | 第14-15页 |
| ·反应机理 | 第15-17页 |
| ·裂解炉存在的问题 | 第17-18页 |
| ·本文的设计思路及拟达到的目标 | 第18-21页 |
| ·设计思路 | 第18-19页 |
| ·拟达到的目标 | 第19-21页 |
| 第2章 裂解炉工艺流程 | 第21-33页 |
| ·工艺介绍 | 第21-24页 |
| ·进料及稀释蒸汽的供给和预热 | 第21-22页 |
| ·辐射段的设计 | 第22-24页 |
| ·锅炉给水的补给和预热 | 第24-25页 |
| ·高压蒸汽的产生 | 第24-25页 |
| ·高压蒸汽的过热 | 第25页 |
| ·燃料气系统控制 | 第25-26页 |
| ·燃料气的供给 | 第25-26页 |
| ·安全联锁系统 | 第26页 |
| ·DCS控制系统 | 第26-27页 |
| ·裂解炉的主要设备 | 第27-28页 |
| ·辐射盘管和炉膛 | 第27-28页 |
| ·燃烧系统 | 第28页 |
| ·性能控制指标 | 第28-31页 |
| ·原料质量 | 第28-29页 |
| ·温度分布和停留时间 | 第29-30页 |
| ·稀释蒸汽和烃分压 | 第30-31页 |
| ·原料中杂质和污染物 | 第31-33页 |
| ·金属 | 第31页 |
| ·氯化物、氟化物 | 第31页 |
| ·轻质原料中的重馏份、沥青质、苯乙烯 | 第31-32页 |
| ·硫 | 第32页 |
| ·稀释蒸汽的污染 | 第32-33页 |
| 第3章 裂解炉原料适应性改造实施过程 | 第33-53页 |
| ·国内外工艺技术 | 第33-36页 |
| ·国外工艺技术概况 | 第33-34页 |
| ·国内工艺技术概况 | 第34页 |
| ·工艺技术的选择 | 第34-36页 |
| ·改造内容 | 第36-53页 |
| ·裂解炉现状 | 第36-37页 |
| ·改造后流程简述 | 第37-41页 |
| ·改造方案 | 第41-48页 |
| ·本次改造拟达到的节能效果 | 第48-49页 |
| ·预期达到的运行值及能耗值 | 第49-53页 |
| 第4章 裂解炉原料适应性改造标定 | 第53-59页 |
| ·标定目的 | 第53页 |
| ·标定方案 | 第53-54页 |
| ·标定数据 | 第54-59页 |
| ·进料量及稀释蒸汽配比等参数 | 第54-55页 |
| ·主要产品收率 | 第55-57页 |
| ·标定结论 | 第57-59页 |
| 第5章 结论与展望 | 第59-61页 |
| ·结论 | 第59-60页 |
| ·展望 | 第60-61页 |
| 参考文献 | 第61-63页 |
| 致谢 | 第63-64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