几种新型二维材料的非线性吸收性能研究
| 中文摘要 | 第1-12页 |
| ABSTRACT | 第12-15页 |
| 第一章 绪论 | 第15-46页 |
| ·引言 | 第15-16页 |
| ·几种典型的二维材料 | 第16-22页 |
| ·石墨烯 | 第16-17页 |
| ·氮化硼 | 第17-19页 |
| ·过渡金属硫化物 | 第19-20页 |
| ·黑磷 | 第20-22页 |
| ·几种二维材料的制备方法 | 第22-24页 |
| ·光学非线性吸收简介 | 第24-26页 |
| ·Z扫描方法 | 第26-27页 |
| ·本论文的主要内容 | 第27-29页 |
| 参考文献 | 第29-46页 |
| 第二章 石墨烯的饱和吸收性能 | 第46-60页 |
| ·石墨烯的制备 | 第46页 |
| ·石墨烯的基本性能 | 第46-48页 |
| ·实验装置 | 第48-49页 |
| ·实验结果及分析 | 第49-55页 |
| ·本章小结 | 第55-57页 |
| 参考文献 | 第57-60页 |
| 第三章 功能化石墨烯/氧化石墨烯的非线性吸收性能 | 第60-93页 |
| ·氮掺杂石墨烯的非线性吸收 | 第61-70页 |
| ·氮掺杂石墨烯的基本特性表征 | 第61-64页 |
| ·掺氮石墨烯的非线性光学结果 | 第64-67页 |
| ·结果分析及讨论 | 第67-70页 |
| ·羧基化氧化石墨烯的非线性吸收 | 第70-77页 |
| ·羧基化氧化石墨烯的基本特性 | 第70-73页 |
| ·羧基化氧化石墨烯的非线性吸收 | 第73-76页 |
| ·结果分析及讨论 | 第76-77页 |
| ·掺氟氧化石墨烯的非线性吸收 | 第77-83页 |
| ·掺氟氧化石墨烯的基本性能 | 第77-79页 |
| ·掺氟氧化石墨烯的非线性效应 | 第79-81页 |
| ·结果分析及讨论 | 第81-83页 |
| ·本章小结 | 第83-85页 |
| 参考文献 | 第85-93页 |
| 第四章 羟基化氮化硼的非线性光学性能 | 第93-105页 |
| ·羟基化氮化硼的剥离及基本性能 | 第93-97页 |
| ·羟基化氮化硼纳米片的非线性吸收性能 | 第97-100页 |
| ·本章小结 | 第100-101页 |
| 参考文献 | 第101-105页 |
| 第五章 二硫化物的非线性吸收性能 | 第105-117页 |
| ·MoS_2及WS_2纳米片的基本特性 | 第105-107页 |
| ·二硫化物纳米片的非线性光学结果 | 第107-110页 |
| ·结果讨论 | 第110-111页 |
| ·本章小结 | 第111-112页 |
| 参考文献 | 第112-117页 |
| 第六章 黑磷纳米片的非线性吸收性能 | 第117-136页 |
| ·黑磷纳米片的制备 | 第118-119页 |
| ·黑磷纳米片的基本特性 | 第119-122页 |
| ·非线性吸收现象 | 第122-126页 |
| ·结果讨论 | 第126-130页 |
| ·本章小结 | 第130-131页 |
| 参考文献 | 第131-136页 |
| 第七章 总结 | 第136-140页 |
| ·主要工作 | 第136-138页 |
| ·主要创新点 | 第138-139页 |
| ·不足之处及有待进一步研究的问题 | 第139-140页 |
| 致谢 | 第140-142页 |
|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获得的奖励 | 第142-143页 |
|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目录 | 第143-146页 |
| 附发表论文两篇 | 第146-159页 |
| 学位论文评阅及答辩情况表 | 第159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