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1-6页 |
Abstract | 第6-10页 |
第1章 绪论 | 第10-18页 |
·教学实验系统的相关背景及研究意义 | 第10-11页 |
·教学实验系统的背景 | 第10-11页 |
·研究的意义 | 第11页 |
·网络教学实验应用研究及现状 | 第11-13页 |
·网络教学研究概述 | 第11-12页 |
·发展现状 | 第12-13页 |
·组态技术的应用及发展现状 | 第13-17页 |
·组态王软件开发的技术需求 | 第13页 |
·组态王软件在国内的背景和应用的情形 | 第13-15页 |
·组态软件的延伸方向 | 第15页 |
·世界上一般应用的组态软件 | 第15-17页 |
·论文研究的主要内容 | 第17-18页 |
第2章 教学实验系统的硬件技术路线 | 第18-31页 |
·主机部分 | 第18-19页 |
·远程用户机部分 | 第19页 |
·Internet网络的部分 | 第19页 |
·实验平台部分 | 第19-22页 |
·光纤光电实验模块 | 第20-21页 |
·霍尔实验模块 | 第21-22页 |
·电感实验模块 | 第22页 |
·电控柜部分 | 第22-29页 |
·SCM(单片机)部分 | 第23-28页 |
·电机的驱动器部分 | 第28-29页 |
·直流稳压的电源部分 | 第29页 |
·步进电机部分 | 第29-30页 |
·摄像机部分 | 第30页 |
·本章小结 | 第30-31页 |
第3章 教学实验系统的软件部分 | 第31-53页 |
·SCM(单片机)内部的程序 | 第31-38页 |
·用来定义端口名称的程序部分 | 第31-32页 |
·A/D(模/数)转换芯片的初始化的程序部分 | 第32页 |
·A/D(模/数)转换芯片进行A/D(模/数)转换的程序部分 | 第32-33页 |
·步进电机的运动用的程序部分 | 第33-35页 |
·步进电机的接受指令程序的部分 | 第35-37页 |
·串口的初始化程序的部分 | 第37-38页 |
·串口通信用的VB软件 | 第38-39页 |
·建立DDE的连接部分 | 第38页 |
·用来进行DDE维护和调试的部分 | 第38-39页 |
·组态王软件 | 第39-52页 |
·变量的管理和定义部分 | 第40-43页 |
·外部设备的连接的设定部分 | 第43页 |
·画面的显示和编辑部分 | 第43-48页 |
·与SQL数据库的连接的部分 | 第48-50页 |
·对系统和用户进行设置 | 第50-51页 |
·网页的画面发布 | 第51-52页 |
·本章小结 | 第52-53页 |
第4章 网络摄像控件在教学实验系统中的应用 | 第53-63页 |
·网络摄像控件在教学实验系统中的应用 | 第53-56页 |
·组态王支持其他多媒体的效能 | 第55页 |
·组态王的Video Control控件功能 | 第55页 |
·在组态王里面对Video Control控件的操作 | 第55-56页 |
·摄像系统调试和运行 | 第56-62页 |
·硬件的选择 | 第56页 |
·软件设置 | 第56-59页 |
·摄像监控系统的实现 | 第59-62页 |
·本章小结 | 第62-63页 |
第5章 教学实验系统的具体操作 | 第63-73页 |
·《电感式传感器—差动变压器实验》的实验过程 | 第63-66页 |
·电感式传感器的实验说明 | 第63-64页 |
·电感实验在这个教学实验系统里的实现 | 第64-66页 |
·《霍尔式传感器—直流激励特性》的实验过程 | 第66-69页 |
·霍尔式传感器的实验说明 | 第66-67页 |
·霍尔实验在这个教学实验系统里的实现 | 第67-69页 |
·《光纤传感器—位移测量》的实验过程 | 第69-72页 |
·光纤传感器的实验说明 | 第69-70页 |
·光纤实验在这个教学实验系统里的实现 | 第70-72页 |
·本章小结 | 第72-73页 |
第6章 模数转换的改进 | 第73-80页 |
·模数转换问题的提出 | 第73页 |
·解决模数转换问题的思路 | 第73-74页 |
·摄像头拍摄实验台电压表 | 第73页 |
·在SCM外另外建立A/D转换装置 | 第73-74页 |
·模数转换电路的具体实现 | 第74-79页 |
·本章小结 | 第79-80页 |
第7章 总结与展望 | 第80-81页 |
·教学实验系统目前实现的目标 | 第80页 |
·教学实验系统的局限性 | 第80页 |
·教学实验系统未来的改进方向 | 第80-81页 |
参考文献 | 第81-84页 |
致谢 | 第84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