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致谢 | 第1-5页 |
| 摘要 | 第5-7页 |
| Abstract | 第7-9页 |
| 化合物结构式 | 第9-13页 |
| 缩略语说明 | 第13-16页 |
| 第一章 绪论 | 第16-43页 |
| 1 引言 | 第16-17页 |
| 2 木霉次生代谢产物研究概述 | 第17-21页 |
| 3 海洋来源木霉次生代谢产物研究进展 | 第21-36页 |
| 4 研究意义 | 第36-37页 |
| 参考文献 | 第37-43页 |
| 第二章 棘孢木霉Trichoderma asperellum dl34次生代谢产物及生物活性研究 | 第43-71页 |
| 1 实验部分 | 第43-48页 |
| ·实验仪器与试剂 | 第43-44页 |
| ·菌株来源、形态描述及菌种鉴定 | 第44-45页 |
| ·菌株培养基的选择 | 第45-47页 |
| ·菌株的规模发酵培养 | 第47页 |
| ·提取与分离 | 第47-48页 |
| 2 化合物结构的鉴定 | 第48-66页 |
| ·新化合物的结构鉴定 | 第48-49页 |
| ·已知化合物的结构鉴定 | 第49-60页 |
| ·化合物的物理常数及波谱数据 | 第60-66页 |
| 3 单体化合物生物活性测试 | 第66-67页 |
| ·抑菌活性测试 | 第66-67页 |
| ·卤虫毒性测试 | 第67页 |
| 参考文献 | 第67-71页 |
| 第三章 桔绿木霉Trichoderma citrinoviride cf27次生代谢产物及生物活性研究 | 第71-108页 |
| 1 实验部分 | 第71-76页 |
| ·实验仪器与试剂 | 第71-72页 |
| ·菌株来源、形态描述及菌种鉴定 | 第72-73页 |
| ·菌株培养基的选择 | 第73-75页 |
| ·菌株的规模发酵培养 | 第75页 |
| ·提取与分离 | 第75-76页 |
| 2 化合物结构的鉴定 | 第76-101页 |
| ·新化合物的结构鉴定 | 第76-81页 |
| ·已知化合物的结构鉴定 | 第81-93页 |
| ·化合物的物理常数及波谱数据 | 第93-101页 |
| 3 单体化合物生物活性测试 | 第101-105页 |
| ·抑菌活性测试 | 第101-103页 |
| ·卤虫毒性测试 | 第103-104页 |
| ·微藻抑制活性测试 | 第104-105页 |
| 参考文献 | 第105-108页 |
| 第四章 哈茨木霉Trichoderma harzianum R5次生代谢产物及生物活性研究 | 第108-127页 |
| 1 实验部分 | 第108-113页 |
| ·实验仪器与试剂 | 第108-109页 |
| ·菌株来源、形态描述及菌种鉴定 | 第109页 |
| ·菌株培养基的选择 | 第109-112页 |
| ·菌株的规模发酵培养 | 第112页 |
| ·提取与分离 | 第112-113页 |
| 2 化合物结构的鉴定 | 第113-124页 |
| ·新化合物的结构鉴定 | 第113-114页 |
| ·已知化合物的结构鉴定 | 第114-121页 |
| ·化合物的物理常数及波谱数据 | 第121-124页 |
| 3 单体化合物生物活性测试 | 第124-125页 |
| ·抑菌活性测试 | 第124-125页 |
| ·卤虫毒性测试 | 第125页 |
| ·微藻抑制活性测试 | 第125页 |
| 参考文献 | 第125-127页 |
| 第五章 结论与创新点 | 第127-129页 |
| 结论 | 第127-128页 |
| 创新点 | 第128-129页 |
| 附录:部分化合物谱图 | 第129-140页 |
| 已发表的论文 | 第140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