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1-6页 |
Abstract | 第6-9页 |
第1章 绪论 | 第9-17页 |
·选题背景 | 第9页 |
·研究目的与意义 | 第9-10页 |
·研究现状与发展趋势 | 第10-15页 |
·国外研究分析 | 第10-12页 |
·国内研究分析 | 第12-15页 |
·研究方法 | 第15-16页 |
·文献研究 | 第15页 |
·SAD法(调查——分析——设计) | 第15页 |
·个案研究 | 第15-16页 |
·研究框架 | 第16-17页 |
第2章 滨江工业遗产景观设计的相关理论与方法 | 第17-33页 |
·滨江工业遗产景观设计的发展历程 | 第17-22页 |
·20世纪初城市公园与景观生态理念的发展 | 第17-18页 |
·60-70年代大地艺术与极简主义的发展 | 第18-20页 |
·80-90年代内城复兴与滨水区更新的发展 | 第20-21页 |
·21世纪初创意产业与工业遗产旅游的发展 | 第21-22页 |
·滨江工业遗产景观设计的相关理论 | 第22-26页 |
·建筑遗产保护理论 | 第22-23页 |
·原真性原则 | 第23-24页 |
·景观设计学理论 | 第24-25页 |
·生态可持续理论 | 第25-26页 |
·国内外经典案例分析 | 第26-33页 |
·国外案例——加拿大格兰威尔岛 | 第26-29页 |
·国内案例——上海徐汇滨江公园(日晖港——东安路段) | 第29-32页 |
·借鉴与启示 | 第32-33页 |
第3章 景观设计中的历史文脉要素表达分析 | 第33-41页 |
·历史文脉与工业遗产 | 第33-35页 |
·历史文脉概念解析 | 第33页 |
·历史文脉与工业遗产的关系 | 第33-35页 |
·历史文脉与景观设计 | 第35-36页 |
·城市景观设计与历史文脉的关系 | 第35-36页 |
·景观设计中历史文脉的传承意义 | 第36页 |
·景观设计中的历史文脉要素表达分析 | 第36-41页 |
·历史文脉要素的景观符号分析 | 第36-37页 |
·隐性历史文脉要素表达分析 | 第37页 |
·显性历史文脉要素表达分析 | 第37-41页 |
第4章 案例设计实践——杨树浦发电厂滨江景观概念性设计 | 第41-66页 |
·杨浦滨江工业遗产现状分析 | 第41-49页 |
·杨浦滨江工业的发展历程 | 第41-42页 |
·杨浦滨江工业遗产的现状分析 | 第42-49页 |
·杨树浦发电厂的设计背景 | 第49-50页 |
·杨树浦发电厂与滨江规划 | 第49-50页 |
·区位特征与周边环境 | 第50页 |
·主要设计元素 | 第50-55页 |
·设计理念与定位 | 第50-51页 |
·历史文脉分析 | 第51-53页 |
·历史文脉要素提取 | 第53-55页 |
·历史文脉的符号化体现 | 第55-64页 |
·区域划分 | 第55-57页 |
·道路景观 | 第57-58页 |
·区域景观 | 第58-64页 |
·标志物 | 第64页 |
·方案小结 | 第64-66页 |
·方案的可行性积极因素 | 第64-65页 |
·方案存在的问题 | 第65-66页 |
第5章 研究结论与展望 | 第66-67页 |
·研究结论 | 第66页 |
·不足与展望 | 第66-67页 |
参考文献 | 第67-73页 |
致谢 | 第73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