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公务员考试录用制度的创新性研究
摘要 | 第1-6页 |
abstract | 第6-10页 |
第1章 导论 | 第10-17页 |
·问题的提出 | 第10页 |
·研究的目的与意义 | 第10-12页 |
·研究的目的 | 第10-11页 |
·研究的意义 | 第11-12页 |
·国内外研究现状 | 第12-15页 |
·国内研究现状 | 第12-13页 |
·国外研究现状 | 第13-15页 |
·研究内容、研究方法、创新点与不足 | 第15-17页 |
·研究内容 | 第15页 |
·研究方法 | 第15-16页 |
·创新点与不足 | 第16-17页 |
第2章 公务员考试录用制度的相关理论分析 | 第17-22页 |
·公平理论 | 第17-18页 |
·公平理论概述 | 第17-18页 |
·公平理论的指导意义 | 第18页 |
·人才测评理论 | 第18-19页 |
·理论内容 | 第18-19页 |
·人才测评理论的指导意义 | 第19页 |
·人力资源管理理论 | 第19-22页 |
·传统的人事管理理论 | 第19-20页 |
·现代人力资源管理理论 | 第20-21页 |
·人力资源管理理论的指导意义 | 第21-22页 |
第3章 我国公务员考试录用制度的现状分析 | 第22-34页 |
·公务员考试录用制度的法律保障体系的缺失 | 第22-24页 |
·现有的相关法律法规建设亟待加强 | 第22-23页 |
·地方层面的配套法律法规建设相对滞后 | 第23-24页 |
·公务员考试录用制度技术层面的缺失 | 第24-28页 |
·报考资格条件设置缺乏合理性 | 第24-25页 |
·公务员考试内容缺乏科学性 | 第25-27页 |
·考试录用的程序和方式缺乏创新 | 第27-28页 |
·考官队伍建设缺乏科学性指导 | 第28页 |
·公务员考试录用制度监督约束机制的缺失 | 第28-31页 |
·公务员考试录用的监督约束体系尚不健全 | 第28-30页 |
·监督机制的主体较为单一、民主参与度不高 | 第30页 |
·监督约束机制的监督渠道不畅 | 第30-31页 |
·公务员考试录用制度评估反馈机制的缺失 | 第31-34页 |
·评估反馈机制缺乏相关的法律法规保障 | 第31-32页 |
·评估反馈机制缺乏持续性、常态化 | 第32页 |
·评估反馈机制技术层面的缺失 | 第32-34页 |
第4章 我国公务员考试录用制度改革创新的路径选择 | 第34-43页 |
·健全公务员考试录用制度的法律保障体系 | 第34-35页 |
·完善现有法律法规体系 | 第34-35页 |
·加快地方公务员考试录用制度相关法规的建设 | 第35页 |
·加强公务员考试录用制度技术层面的科学化 | 第35-38页 |
·科学设定公务员报考资格 | 第35-37页 |
·改进考试内容和方法,增强实际能力考察 | 第37-38页 |
·优化考官队伍建设 | 第38页 |
·完善公务员考试录用制度的监督约束机制 | 第38-40页 |
·健全考试录用制度的监督体系 | 第39页 |
·监督主体的多元化 | 第39-40页 |
·监督渠道的多样化 | 第40页 |
·加强评估反馈机制的建设 | 第40-43页 |
·建立评估反馈的部门联动与信息共享机制 | 第40-41页 |
·重视评估结果的反馈运用 | 第41页 |
·探索引入独立的第三方评估机制 | 第41-43页 |
结论 | 第43-44页 |
参考文献 | 第44-46页 |
致谢 | 第46-47页 |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论文 | 第47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