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禹锡羁旅行役诗研究
摘要 | 第1-6页 |
ABSTRACT | 第6-9页 |
引言 | 第9-14页 |
第1章 刘禹锡羁旅行役诗的创作背景 | 第14-21页 |
·羁旅行役与唐代文人的政治命运 | 第14-15页 |
·羁旅行役与唐代文人的文化命运 | 第15-18页 |
·刘禹锡羁旅行役的社会背景及其羁旅行役诗 | 第18-21页 |
·刘禹锡的羁旅行役背景 | 第18-19页 |
·刘禹锡的羁旅行役诗概况 | 第19-21页 |
第2章 刘禹锡羁旅行役诗的内容研究 | 第21-36页 |
·刘禹锡羁旅行役诗对驿路风物、古迹的关注 | 第21-23页 |
·羁旅行役诗对自我景况、心态的描写 | 第23-32页 |
·无奈的弃置感 | 第23-27页 |
·羁旅行役的哀唱 | 第27-29页 |
·豁达的心态 | 第29-32页 |
·羁旅行役诗中的酬赠送别之作 | 第32-36页 |
第3章 刘禹锡羁旅行役诗的艺术成就 | 第36-49页 |
·高超的语言艺术 | 第36-39页 |
·巧妙的笔法 | 第36-38页 |
·浓郁的民歌风味 | 第38-39页 |
·随地域而变的艺术风格 | 第39-43页 |
·受朗州影响的怪异风格 | 第40-41页 |
·受连州影响的荒凉风格 | 第41-42页 |
·受夔州影响的峻峭风格 | 第42-43页 |
·受巴州影响的清丽风格 | 第43页 |
·风情俊爽的精神风貌 | 第43-49页 |
第4章 刘禹锡对传统羁旅行役诗的超越 | 第49-57页 |
·化阴郁为爽朗 | 第49-51页 |
·化悲凄为昂扬 | 第51-54页 |
·化沉重为幽默 | 第54-57页 |
结语 | 第57-58页 |
参考文献 | 第58-61页 |
致谢 | 第61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