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1-6页 |
Abstract | 第6-7页 |
目录 | 第7-10页 |
第1章 引言 | 第10-16页 |
·研究背景及意义 | 第10-11页 |
·问题的提出 | 第10页 |
·研究目的 | 第10-11页 |
·国内外研究现状 | 第11-13页 |
·国外研究现状 | 第11-12页 |
·国内研究现状 | 第12-13页 |
·研究方法与途径 | 第13-14页 |
·研究内容与论文思路 | 第14-16页 |
·研究内容 | 第14-15页 |
·论文思路 | 第15-16页 |
第2章 曲河窑及其瓷器纹饰解析 | 第16-25页 |
·曲河窑概况 | 第16-18页 |
·历史沿革 | 第16-17页 |
·遗址发现 | 第17-18页 |
·曲河窑瓷器纹饰分析 | 第18-20页 |
·瓷器纹饰概念 | 第18页 |
·曲河窑瓷器纹饰的技艺 | 第18-19页 |
·曲河窑瓷器纹饰的类型 | 第19-20页 |
·曲河窑珍珠地划花纹饰的艺术特征 | 第20-22页 |
·珍珠地划花的技术特征 | 第20-21页 |
·珍珠地划花的构图特征 | 第21-22页 |
·曲河窑瓷器纹饰的艺术价值与历史影响 | 第22-24页 |
·艺术价值 | 第22-23页 |
·历史影响 | 第23-24页 |
·小结 | 第24-25页 |
第3章 曲河窑遗址周边环境的分析研究 | 第25-33页 |
·遗址的地理环境与人文环境 | 第25-27页 |
·地理环境 | 第25-26页 |
·人文环境 | 第26-27页 |
·遗址周边环境的现状分析 | 第27-29页 |
·建筑模式单一 | 第27页 |
·窑址文化缺失 | 第27-28页 |
·道路交通破旧 | 第28-29页 |
·文化娱乐设施简陋 | 第29页 |
·窑址环境问题的影响因素 | 第29-32页 |
·政策因素 | 第29-30页 |
·经济因素 | 第30-31页 |
·交通因素 | 第31页 |
·审美因素 | 第31-32页 |
·小结 | 第32-33页 |
第4章 瓷器纹饰在曲河窑遗址文化村设计中的应用分析 | 第33-48页 |
·曲河窑遗址文化村概念 | 第33-34页 |
·文化村 | 第33页 |
·曲河窑遗址文化村由来 | 第33-34页 |
·曲河窑遗址文化村设计中的应用构思 | 第34-36页 |
·设计理念 | 第34-35页 |
·功能定位 | 第35页 |
·空间布局 | 第35-36页 |
·意境表达 | 第36页 |
·瓷器纹饰在曲河窑遗址文化村设计中的应用原则 | 第36-38页 |
·突出窑址文化原则 | 第36页 |
·尊重窑址历史原则 | 第36-37页 |
·以人为本原则 | 第37页 |
·满足视觉特性原则 | 第37页 |
·协调性原则 | 第37-38页 |
·可持续发展原则 | 第38页 |
·瓷器纹饰在文化村设计中的应用方式 | 第38-40页 |
·瓷器纹饰的直接应用 | 第38-39页 |
·瓷器纹饰的抽象与简化 | 第39-40页 |
·瓷器纹饰的重新组合 | 第40页 |
·瓷器纹饰在曲河窑文化村中的应用拓展 | 第40-45页 |
·整体格局 | 第40-42页 |
·地标建筑 | 第42-43页 |
·道路铺装 | 第43页 |
·植被设计 | 第43-44页 |
·空间节点 | 第44-45页 |
·光影 | 第45页 |
·瓷器纹饰在曲河窑文化村设计中的价值和意义 | 第45-46页 |
·再现窑址文化,延续历史文脉 | 第45-46页 |
·塑造归属感,推动文化建设 | 第46页 |
·改善居住环境,促进经济发展 | 第46页 |
·小结 | 第46-48页 |
第5章 总结与展望 | 第48-51页 |
·论文研究总结 | 第48-49页 |
·论文不足与展望 | 第49-51页 |
参考文献 | 第51-54页 |
致谢 | 第54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