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震信号识别与地压灾害微震前兆规律研究
摘要 | 第1-5页 |
ABSTRACT | 第5-10页 |
第一章 绪论 | 第10-16页 |
·课题来源与研究意义 | 第10-11页 |
·本课题国内外研究现状及存在问题 | 第11-14页 |
·微震监测技术应用研究现状 | 第11-12页 |
·微震监测信号识别研究现状 | 第12-13页 |
·地压灾害微震前兆规律研究现状 | 第13-14页 |
·存在问题 | 第14页 |
·论文研究内容 | 第14-16页 |
·论文研究内容 | 第14-15页 |
·技术路线 | 第15-16页 |
第二章 微震监测系统架构及定位分析 | 第16-32页 |
·工程背景 | 第16-17页 |
·矿区地质 | 第16页 |
·矿区开采现状 | 第16页 |
·地压活动类型 | 第16-17页 |
·微震监测技术 | 第17-18页 |
·微震监测系统组成 | 第18-21页 |
·硬件系统架构 | 第19-20页 |
·软件系统 | 第20-21页 |
·漂塘钨矿微震监测系统的构建 | 第21-26页 |
·漂塘钨矿微震监测区域确定 | 第21页 |
·微震监测传感器选择 | 第21-22页 |
·传感器阵列布置及安装 | 第22-25页 |
·微震监测系统的构建 | 第25-26页 |
·微震监测系统定位分析 | 第26-31页 |
·定位算法 | 第26-28页 |
·微震监测系统定位误差分析 | 第28-31页 |
·小结 | 第31-32页 |
第三章 微震信号识别 | 第32-42页 |
·引言 | 第32页 |
·微震波形时-频分析理论 | 第32-33页 |
·快速傅立叶变换 | 第32-33页 |
·小波变换 | 第33页 |
·微震信号识别 | 第33-40页 |
·微震信号人工识别 | 第33-34页 |
·基于 FFT 分析技术的信号识别 | 第34-37页 |
·基于小波分析技术的信号识别 | 第37-40页 |
·微震信号辨识 | 第40页 |
·小结 | 第40-42页 |
第四章 地压灾害前兆信号特征分析 | 第42-53页 |
·引言 | 第42页 |
·岩体破坏微震监测预测依据 | 第42-43页 |
·地压灾害微震前兆信号特征 | 第43-48页 |
·地压灾害微震信号能量分布特征 | 第48-52页 |
·能量有限信号的定义 | 第48页 |
·小波包变换各频带能量表征 | 第48-49页 |
·微震前兆和主震信号能量分布特征 | 第49-52页 |
·小结 | 第52-53页 |
第五章 地压灾害微震前兆规律研究 | 第53-67页 |
·引言 | 第53页 |
·地压灾害微震参数统计学理论 | 第53-56页 |
·微震活动时空分布特征 | 第56-60页 |
·微震事件活动区域分布 | 第56-57页 |
·重点区域活动性分析 | 第57-60页 |
·地压灾害微震参数前兆规律研究 | 第60-66页 |
·能量指数-累积视体积与施密特数变化规律 | 第60-61页 |
·微震能量变化规律 | 第61-63页 |
·B值变化特征 | 第63-64页 |
·岩体视应力变化规律 | 第64-66页 |
·结论 | 第66-67页 |
第六章 基于微震监测的地压灾害预测 | 第67-75页 |
·引言 | 第67页 |
·地压灾害多参数预测体系研究 | 第67-72页 |
·地压灾害预测体系验证与安全预案建立 | 第72-74页 |
·小结 | 第74-75页 |
第七章 结论与展望 | 第75-77页 |
·全文研究总结 | 第75-76页 |
·展望 | 第76-77页 |
参考文献 | 第77-80页 |
致谢 | 第80-81页 |
个人简历 | 第81-82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