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我国民事诉讼中法院调解制度的完善
中文摘要 | 第1-5页 |
Abstract | 第5-9页 |
引言 | 第9-10页 |
第一章 我国民事诉讼法院调解制度的历史与现实 | 第10-20页 |
一、我国民事诉讼法院调解制度的历史考察 | 第10-12页 |
(一)“调解为主”阶段 | 第10-11页 |
(二)“着重调解”阶段 | 第11页 |
(三)“自愿合法”阶段 | 第11页 |
(四)“调审结合”阶段 | 第11-12页 |
二、我国民事诉讼法院调解制度的现状评析 | 第12-20页 |
(一)法院调解制度的立法本意 | 第12-14页 |
(二)法院调解制度的目标偏离 | 第14-18页 |
(三)法院调解制度偏离的原因分析 | 第18-20页 |
第二章 我国民事诉讼法院调解制度的理性思考 | 第20-28页 |
一、调审关系的理性思考 | 第20-23页 |
(一)法院调解与判决的关系 | 第20-21页 |
(二)法院调解与判决的模式 | 第21-23页 |
二、调解功能的准确定位 | 第23-25页 |
(一)纠纷解决功能 | 第24页 |
(二)教育功能 | 第24页 |
(三)和谐功能 | 第24-25页 |
(四)节约司法资源功能 | 第25页 |
三、调解程序的价值追求 | 第25-28页 |
(一)法院调解的自由价值 | 第25-26页 |
(二)法院调解的效率价值 | 第26-27页 |
(三)法院调解的公正价值 | 第27页 |
(四)法院调解的秩序价值 | 第27-28页 |
第三章我国民事诉讼法院调解制度的完善路径 | 第28-38页 |
一、正确处理调审关系 | 第28-29页 |
二、科学确立法院调解基本原则 | 第29-32页 |
(一)正确理解法院调解中的自愿、合法原则 | 第29-30页 |
(二)增加法院调解中的诚信原则 | 第30-31页 |
(三)限制“查明事实、分清是非”原则 | 第31-32页 |
(四)强调法院调解不公开原则 | 第32页 |
三、相应调整程序规范 | 第32-38页 |
(一)关于法院调解程序的启动 | 第32-33页 |
(二)关于法院调解的进行 | 第33-36页 |
(三)关于法院调解结案后 | 第36-38页 |
结语 | 第38-39页 |
参考文献 | 第39-42页 |
个人简历 | 第42-43页 |
后记 | 第43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