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1-8页 |
Abstract | 第8-9页 |
第1章 绪论 | 第9-14页 |
·研究背景和意义 | 第9-10页 |
·选题的背景 | 第9-10页 |
·选题的意义 | 第10页 |
·国内外研究现状 | 第10-12页 |
·国外研究现状 | 第10-11页 |
·国内研究现状 | 第11-12页 |
·研究目标、方法、和创新点 | 第12-14页 |
·研究目标 | 第12-13页 |
·研究方法 | 第13页 |
·创新点 | 第13-14页 |
第2章 矿产资源开发利用管理的相关概念和理论基础 | 第14-20页 |
·矿产资源开发利用管理的基本概念 | 第14-16页 |
·矿产资源 | 第14-15页 |
·矿产资源开发利用管理 | 第15-16页 |
·矿产资源开发利用管理的理论基础 | 第16-20页 |
·市场失灵理论 | 第16-17页 |
·政府规制理论 | 第17-20页 |
第3章 招远市矿产资源开发利用管理的问题及其原因分析 | 第20-27页 |
·招远市矿产资源及其开发利用管理现状 | 第20-22页 |
·招远市矿产资源概况 | 第20页 |
·招远市矿产资源开发利用管理成效 | 第20-22页 |
·招远市矿产资源开发利用管理存在的主要问题 | 第22-24页 |
·矿产资源现有储备不足 | 第22页 |
·矿产资源非法采挖现象 | 第22页 |
·矿业企业重开采轻利用 | 第22-23页 |
·矿业企业忽视软实力建设 | 第23页 |
·矿产资源的勘查工作滞后 | 第23页 |
·矿区环境破坏严重 | 第23-24页 |
·招远市矿产资源开发利用管理现存问题的原因分析 | 第24-27页 |
·矿产资源管理体制不健全 | 第24页 |
·矿产资源开发补偿税费政策偏颇 | 第24-25页 |
·矿产资源产权界定不清 | 第25页 |
·政府与企业对矿产资源开发利用整合的认识不足 | 第25-26页 |
·政府的委托代理行为 | 第26-27页 |
第4章 国外矿产资源开发利用管理的经验借鉴 | 第27-34页 |
·美国矿产资源的开发与管理 | 第27-30页 |
·美国的矿产资源政策 | 第27-28页 |
·美国矿产资源管理的概况 | 第28-29页 |
·美国矿产资源的立法 | 第29-30页 |
·美国矿产资源的产权管理 | 第30页 |
·日本矿产资源的开发管理与特色 | 第30-32页 |
·日本矿产资源开发利用与管理的概况 | 第31页 |
·日本的全球资源战略 | 第31-32页 |
·日本矿产资源政策的特色 | 第32页 |
·美日两国经验对招远市矿业开发利用管理的启示 | 第32-34页 |
·在开发利用与管理的过程中,严格依法进行 | 第32页 |
·政府的引导与扶持 | 第32-33页 |
·引进来与走出去相结合 | 第33页 |
·加大监管力度,重视安全问题 | 第33页 |
·大力研发新技术,培养人才 | 第33-34页 |
第5章 完善招远市矿产资源开发利用管理的对策建议 | 第34-42页 |
·优化金属矿产的开发利用结构,促进矿产资源的可持续利用 | 第34-35页 |
·丰富矿种结构,降低对金属矿产的依赖程度 | 第34页 |
·提高资源利用效率 | 第34-35页 |
·促进矿山企业集聚,凸显规模效应 | 第35页 |
·整顿矿业秩序,严格准入制度 | 第35-37页 |
·维护良好的矿业秩序 | 第35-36页 |
·严格矿山开采准入条件的管理 | 第36-37页 |
·促进矿业权市场的规范运行 | 第37-38页 |
·明确产权归属 | 第37页 |
·积极探索矿业权出让与转让制度的新形式 | 第37-38页 |
·大力培养矿产资源人才,提升矿产企业软实力 | 第38-40页 |
·培养矿产资源人才 | 第38页 |
·建立富有特色的奖惩机制 | 第38-39页 |
·在矿产资源管理过程中倡导公民力量的参与 | 第39-40页 |
·加大对矿产资源前期的勘探投入 | 第40页 |
·加强法制建设,保护矿区环境 | 第40-42页 |
·加强矿产资源管理法制建设 | 第40-41页 |
·加强对矿山生态环境的保护 | 第41-42页 |
总结 | 第42-43页 |
参考文献 | 第43-45页 |
致谢 | 第45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