呼和湖凹陷构造特征及其对油气的控制
摘要 | 第1-5页 |
ABSTRACT | 第5-6页 |
创新点摘要 | 第6-9页 |
前言 | 第9-13页 |
·目的及意义 | 第9页 |
·国内外研究现状 | 第9-11页 |
·构造几何学研究 | 第9-10页 |
·构造运动学研究 | 第10-11页 |
·研究内容和技术路线 | 第11页 |
·研究内容 | 第11页 |
·技术路线 | 第11页 |
·主要工作量 | 第11-13页 |
第一章 区域地质背景 | 第13-24页 |
·区域构造背景 | 第13-17页 |
·区域构造位置 | 第13-14页 |
·成盆前大地构造背景 | 第14-16页 |
·盆地构造演化 | 第16-17页 |
·地层特征 | 第17-21页 |
·兴安岭群(K1x)地层特征 | 第18页 |
·铜钵庙组(K1t)地层特征 | 第18页 |
·南屯组(K1n)地层特征 | 第18-20页 |
·大磨拐河组(K1d)地层特征 | 第20页 |
·伊敏组(K1y)地层特征 | 第20页 |
·青元岗组(K2q)地层特征 | 第20-21页 |
·呼和湖凹陷在盆地中位置及隶属关系 | 第21页 |
·呼和湖凹陷构造单元划分 | 第21-24页 |
·构造单元划分原则 | 第22页 |
·各构造单元特征 | 第22-24页 |
第二章 呼和湖凹陷构造特征及构造演化 | 第24-39页 |
·凹陷结构特征 | 第24-25页 |
·构造层划分 | 第25-26页 |
·构造样式研究 | 第26-29页 |
·构造样式划分 | 第26页 |
·构造样式特征 | 第26-29页 |
·断裂系统及形成、演化历史 | 第29-39页 |
·断裂构造特征 | 第29-32页 |
·断裂形成和活动时期 | 第32-34页 |
·构造演化特征 | 第34-39页 |
第三章 构造活动对沉积的控制作用 | 第39-45页 |
·构造演化对沉积的控制作用 | 第39-42页 |
·断陷期 | 第39-41页 |
·断坳转换期 | 第41-42页 |
·构造活动控制沉降中心的迁移 | 第42-45页 |
第四章 呼和湖凹陷构造活动对油气的控制 | 第45-51页 |
·构造作用对烃源岩的影响 | 第45-46页 |
·构造作用对油气运移的影响 | 第46-48页 |
·断层与油气运移 | 第47-48页 |
·不整合与油气运移 | 第48页 |
·构造作用对圈闭的影响 | 第48-51页 |
·构造圈闭 | 第48-50页 |
·构造-岩性圈闭 | 第50-51页 |
结论 | 第51-52页 |
参考文献 | 第52-58页 |
发表文章目录 | 第58-59页 |
致谢 | 第59-60页 |
论文摘要 | 第60-69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