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中文摘要 | 第1-4页 |
| Abstract | 第4-8页 |
| 绪论 | 第8-16页 |
| 一、 生命教育的历史背景 | 第8-9页 |
| 二、 马加爵杀人案引起对生命的思考 | 第9-11页 |
| (一) 马加爵事件回放 | 第9页 |
| (二) 马加爵为什么走上杀人犯罪道路 | 第9-10页 |
| (三) 马加爵杀人案对生命教育的启示 | 第10-11页 |
| 三、 国内外研究现状 | 第11-14页 |
| (一) 国外研究现状 | 第11-13页 |
| (二) 国内研究现状 | 第13-14页 |
| 四、 研究的意义和方法 | 第14-16页 |
| (一) 研究的意义 | 第14-15页 |
| (二) 研究的方法 | 第15-16页 |
| 第一章 生命教育与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 | 第16-32页 |
| 第一节 什么是生命教育 | 第16-22页 |
| 一、 生命教育的界定 | 第16-17页 |
| 二、 生命教育的内涵 | 第17页 |
| 三、 生命教育的目标与内容 | 第17-22页 |
| 第二节 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概述 | 第22-28页 |
| 一、 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概念 | 第22-24页 |
| 二、 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目标 | 第24-25页 |
| 三、 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作用 | 第25-26页 |
| 四、 我国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存在的问题 | 第26-28页 |
| 第三节 生命教育与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关系 | 第28-32页 |
| 一、 生命教育与思想政治教育目标的一致性 | 第28-29页 |
| 二、 生命教育融入高校德育的重要性 | 第29页 |
| 三、 生命教育是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中不可缺失的内容 | 第29-30页 |
| 四、 生命教育对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作用 | 第30-32页 |
| 第二章 高校生命教育现状的调查与分析 | 第32-38页 |
| 第一节 资料来源与方法 | 第32-33页 |
| 一、 研究对象 | 第32页 |
| 二、 研究工具 | 第32-33页 |
| 三、 研究方法 | 第33页 |
| 第二节 大学生对生命的认识现状 | 第33-35页 |
| 一、 大学生对待生命的态度总体上是倾向于乐观的 | 第33-34页 |
| 二、 大学生在对待生命的行为上是理智的 | 第34页 |
| 三、 大学生对生命内涵的理解处于模糊状态 | 第34-35页 |
| 第三节 大学生生命教育的开展途径 | 第35-38页 |
| 一、 高校教育转换是大学新生树立正确生命观的重要途径 | 第35-36页 |
| 二、 家庭教育在个人成长过程中起到了不可替代的作用 | 第36页 |
| 三、 社会媒体的宣传是大学生生命教育的重要平台 | 第36-38页 |
| 第三章 生命教育融入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促进大学生成长成才 | 第38-46页 |
| 第一节 生命教育融入思想政治教育课堂教学之中 | 第38-42页 |
| 一、 在思想政治理论课中渗透生命教育 | 第38-40页 |
| 二、 在心理健康教育课程中渗透生命教育的内容 | 第40-41页 |
| 三、 生命教育在大学生人格教育中的作用 | 第41-42页 |
| 第二节 生命教育融入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第二课堂”之中 | 第42-46页 |
| 一、 将生命教育与大学生社会实践相融合 | 第42-43页 |
| 二、 将生命教育融入校园文化建设过程 | 第43-44页 |
| 三、 将生命教育融入教学管理服务制度 | 第44-46页 |
| 参考文献 | 第46-48页 |
| 致谢 | 第48-49页 |
| 作者简介 | 第49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