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政治、法律论文--法律论文--中国法律论文--刑法论文--分则论文

论实质解释视域下扒窃犯罪构成要件

摘要第1-5页
Abstract第5-8页
引言第8-9页
一、实质解释扒窃犯罪构成的必要性第9-18页
 (一) 实质解释与形式解释的基本立场第9-15页
  1、实质解释的基本立场第10-11页
  2、形式解释的基本立场第11页
  3、形式解释与实质解释的分歧第11-15页
 (二) 形式解释扒窃犯罪构成的弊端第15-17页
  1、违反刑法谦抑性原则第15-16页
  2、与传统犯罪构成理论冲突第16-17页
  3、为选择性执法提供了路径第17页
 (三) 实质解释扒窃犯罪构成的必要性第17-18页
  1、实质解释扒窃犯罪构成的理论意义第17-18页
  2、司法实务的需要第18页
二、实质解释,扒窃犯罪构成的路径第18-31页
 (一) 实质解释扒窃犯罪构成的理念第18-21页
  1、正义理念第19-20页
  2、罪刑法定理念第20页
  3、宽容理念第20-21页
 (二) 实质解释扒窃犯罪构成的方法第21-27页
  1、文理解释第21-23页
  2、论理解释第23-27页
 (三) 实质解释扒窃犯罪构成的犯罪论体系选择第27-31页
  1、评价犯罪论体系合理性的标准第28-29页
  2、“定性+定量”两要件犯罪构成的初步建构第29-30页
  3、“定性+定量”犯罪论下“扒窃”的完整表达第30-31页
三、实质解释论下扒窃入罪的定性要件第31-37页
 (一) 非法占有目的第31-32页
 (二) 公共场所第32-33页
  1、“功能说”与“扒窃”立法目的冲突第32-33页
  2、“传播说”更契合“扒窃”立法目的第33页
 (三) 随身携带第33-35页
  1、当前学说评析第34页
  2、“随时支配可能性说”之提倡第34-35页
 (四) 窃取手段第35-37页
  1、“秘密说”的摒弃第35-36页
  2、“平和说”的主张第36-37页
四、实质解释论下扒窃入罪的定量要件第37-40页
 (一) 影响扒窃违法性程度的定量因素第37-38页
  1、违法性的实质第37页
  2、影响扒窃违法性程度的定量因素第37-38页
 (二) 影响扒窃责任程度的定量因素第38-40页
  1、责任的实质第38-39页
  2、影响扒窃责任程度的定量因素第39-40页
结语第40-41页
参考文献第41-45页
致谢第45页

论文共45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声音商标法律问题研究
下一篇:论量刑中的责任主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