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工业技术论文--能源与动力工程论文--生物能及其利用论文

秸秆类生物质与煤混合灰的熔融及粘温特性的研究

摘要第1-6页
Abstract第6-10页
第1章 绪论第10-12页
   ·研究背景和意义第10-11页
   ·研究内容和目的第11-12页
第2章 文献综述第12-25页
   ·生物质的利用第12-13页
     ·生物质利用技术第12-13页
     ·生物质利用问题及解决方案第13页
   ·煤的利用第13-14页
     ·煤气化技术第13-14页
     ·气化用煤要求第14页
   ·生物质与煤的共气化第14-16页
     ·概念的提出第14-15页
     ·研究现状第15-16页
   ·煤灰熔融特性研究第16-18页
     ·氧化物对灰熔点的影响第16-17页
     ·矿物质对煤灰熔点的影响第17-18页
   ·煤灰粘温特性研究第18-20页
     ·粘度测量原理第18页
     ·粘温曲线特性第18-19页
     ·粘温曲线类型第19-20页
   ·生物质灰熔融特性研究第20-22页
     ·生物质成灰元素第20页
     ·灰化温度对生物质灰熔点的影响第20-21页
     ·高温下生物质灰的熔融行为第21-22页
     ·灰结渣趋势的判断第22页
   ·生物质混煤灰熔融特性研究第22-23页
   ·灰熔点预测第23-25页
第3章 秸秆类生物质灰熔融特性研究第25-36页
   ·实验原料第25页
   ·灰样制备第25页
   ·实验测量方法第25-26页
     ·灰成分检测第25页
     ·微晶结构分析第25-26页
     ·灰熔点测定第26页
     ·热重分析第26页
   ·实验结果与讨论第26-34页
     ·稻草粒度对成灰的影响第26-27页
     ·原料物性分析第27-28页
     ·灰含量的测定第28页
     ·灰成分分析第28-29页
     ·灰样晶体分析第29-31页
     ·生物质灰结渣特性分析第31-32页
     ·灰熔点分析第32-33页
     ·热重分析第33-34页
   ·本章小结第34-36页
第4章 生物质与煤混合灰熔融特性研究第36-53页
   ·实验样品与测试方法第36-38页
     ·实验原料第36-37页
     ·灰样制备第37页
     ·实验仪器及样品表征方法第37-38页
   ·种生物质的加入对煤灰熔点的影响第38-42页
     ·生物质的加入对青龙矿煤灰熔点的影响第38-39页
     ·生物质的加入对刘桥一矿煤灰熔点的影响第39-40页
     ·生物质的加入对鲍店煤灰熔点的影响第40-41页
     ·生物质的加入对榆林煤灰熔点的影响第41-42页
   ·生物质的加入对煤灰成分的影响第42-44页
   ·混合灰熔融过程第44-48页
     ·30%稻草/刘桥一矿煤灰内矿物质的变化第45-46页
     ·30%棉秆/刘桥一矿煤灰内矿物质的变化第46-48页
   ·气氛对混合灰灰熔点的影响第48-49页
   ·添加剂对刘桥一矿煤灰熔点的影响第49-52页
   ·本章小结第52-53页
第5章 生物质与鲍店煤混合灰粘温特性研究第53-59页
   ·实验研究第53-55页
     ·实验仪器第53-54页
     ·样品制备第54页
     ·分析方法第54-55页
   ·结果与讨论第55-58页
     ·生物质的加入对鲍店煤粘温特性的影响第55-56页
     ·混合灰粘温特性变化的原因分析第56-58页
   ·本章小结第58-59页
第6章 生物质与煤混合灰灰熔点预测方法比较第59-68页
   ·灰成分与灰熔点的线性关联第60页
   ·灰成分及组合参数与灰熔点的线性关联第60-62页
   ·基于逐步回归的灰成分及组合参数与灰熔点的线性关联第62-63页
   ·神经网络方法预测混合灰的灰熔点第63-65页
     ·理论基础第63页
     ·训练样本集的选取第63页
     ·网络模型的建立第63-64页
     ·网络参数设置第64-65页
   ·FactSage液相线温度与灰熔点的关联第65-66页
     ·FactSage简介第65页
     ·计算条件设定第65页
     ·计算结果第65-66页
   ·本章小结第66-68页
第7章 结论第68-69页
参考文献第69-73页
致谢第73-74页
附录 硕士期间发表论文第74页

论文共74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生物质热解过程中内在矿物质的作用
下一篇:交变曲面管中冷器传热性能的实验测试与数值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