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文学论文--中国文学论文--各体文学评论和研究论文--诗歌、韵文论文--新诗论文

梁实秋诗评中的“人性论”思想研究

中文摘要第1-4页
Abstract第4-5页
目录第5-7页
绪论第7-10页
第一章:梁实秋诗评中的“人性论”思想根源第10-24页
 第一节:中学为体:穿着洋装的“中国士大夫”第10-17页
  一、温柔敦厚的儒家仁礼观第10-12页
  二、皈依自然的道家超脱观第12-13页
  三、不落一边的释家菩提观第13-14页
  四、儒道释合一的产物——宋明理学第14-17页
 第二节:西学为用:穿着“洋装”的中国士大夫第17-24页
  一、亚里士罗德的悲剧论第17-19页
  二、马修·阿诺德的人生批评论第19-21页
  三、欧文·白璧德的新人文主义第21-24页
第二章:梁实秋诗评中的“人性论”思想内涵阐释及体现层面第24-34页
 第一节:“人性论”的思想内涵阐释第24-29页
  一、道德质素的伦理选择第24-26页
  二、以理制欲的节制精神第26-28页
  三、不悖于常态化的固定标准第28-29页
 第二节:“人性论”的思想体现层面第29-34页
  一、人性的创作主体趋向第29-30页
  二、重善轻美的的审美理念第30-32页
  三、格律形式的探寻与建构第32-34页
第三章:梁实秋诗评中的“人性论”思想实践第34-46页
 第一节:批判五四时期“浪漫的混乱”第34-40页
  一、抵抗全盘西化无节制的“浪漫主义”第34-36页
  二、否定象征主义非理性的诗歌本质论第36-38页
  三、批判印象主义的感觉经验第38-39页
  四、拒绝纯物质化的科学主义第39-40页
 第二节:对抗普罗诗派第40-46页
  一、理性化的人性第40-41页
  二、人性无阶级第41-43页
  三、诗歌非工具第43-46页
结语第46-47页
注释第47-51页
参考文献第51-55页
致谢第55-56页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第56页

论文共56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王晓明文学批评的多维视野
下一篇:苏俄战争影片人文思想探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