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要 | 第1-4页 |
Abstract | 第4-7页 |
引言 | 第7-9页 |
临床研究 | 第9-19页 |
一、课题研究 | 第9-13页 |
(一)设计方法:采用简单、随机、对照、单盲的研究方法 | 第9页 |
(二)研究对象 | 第9页 |
(三)诊断标准 | 第9页 |
(四)病例选择标准 | 第9-10页 |
(五)样本随机化分配方案 | 第10页 |
(六)治疗方案 | 第10-11页 |
(七)观察项目 | 第11-13页 |
(八)统计学分析方法 | 第13页 |
二、临床资料与观察结果 | 第13-18页 |
(一)两组患者治疗前一般情况比较 | 第13页 |
(二)两组患者治疗前病情比较 | 第13-16页 |
(三)疗效性指标分析 | 第16-17页 |
(四)安全性指标分析 | 第17-18页 |
三、研究结论 | 第18-19页 |
(一)综合疗效 | 第18页 |
(二)降低血尿酸水平 | 第18页 |
(三)症状体征积分 | 第18页 |
(四)疼痛 VAS评分 | 第18页 |
(五)治疗后两组关节功能分级 | 第18页 |
(六)安全性 | 第18-19页 |
讨论 | 第19-29页 |
一、病因病机探讨 | 第19-20页 |
(一)素体阳盛,脏腑积热 | 第19页 |
(二)痰、热、瘀胶结日久,阻滞经络 | 第19页 |
(三)饮食不节,内蕴湿热 | 第19-20页 |
(四)湿热浊毒日久,脏腑亏虚 | 第20页 |
二、治则治法探讨 | 第20-21页 |
(一)泄浊排毒,清利脏腑湿热 | 第20页 |
(二)化痰祛瘀,通络止痛 | 第20-21页 |
(三)通利二便,使邪有所出 | 第21页 |
(四)扶助正气,以助驱邪 | 第21页 |
三、方药分析及现代药理研究 | 第21-26页 |
(一)方药分析 | 第21-23页 |
(二)现代药理研究 | 第23-26页 |
五、临床体会 | 第26-28页 |
(一)高尿酸血症与痛风 | 第26页 |
(二)临证加减 | 第26-27页 |
(三)治未病 | 第27页 |
(四)重视“毒”对痛风的意义 | 第27-28页 |
六、问题与展望 | 第28-29页 |
结语 | 第29-30页 |
参考文献 | 第30-32页 |
综述 | 第32-42页 |
参考文献 | 第40-42页 |
附录 | 第42-46页 |
致谢 | 第46-47页 |
发表论文 | 第47-51页 |
详细摘要 | 第51-56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