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DEM的河床冲淤量计算与评价
摘要 | 第1-5页 |
Abstract | 第5-9页 |
第一章 绪论 | 第9-17页 |
·研究背景 | 第9-10页 |
·国内外研究现状 | 第10-13页 |
·研究内容与技术路线 | 第13-15页 |
·研究内容 | 第13-14页 |
·技术路线 | 第14-15页 |
·论文组织结构 | 第15-17页 |
第二章 研究区域与数据预处理 | 第17-27页 |
·研究区域概况 | 第17-19页 |
·区域背景 | 第17页 |
·黄河尾闾河床断面观测 | 第17-18页 |
·黄河调水调沙概况 | 第18-19页 |
·数据预处理 | 第19-25页 |
·数据 | 第19页 |
·预处理 | 第19-25页 |
·本章小结 | 第25-27页 |
第三章 河床DEM数据生成 | 第27-47页 |
·河床高程点加密 | 第27-41页 |
·导入断面实测点数据 | 第28-33页 |
·河床高程点加密 | 第33-41页 |
·河床不规则三角网的生成 | 第41-45页 |
·不规则三角网TIN概述 | 第41-42页 |
·河床不规则三角网TIN建模 | 第42-45页 |
·河床格网DEM的生成 | 第45-46页 |
·本章小结 | 第46-47页 |
第四章 河床冲淤计算与评价 | 第47-62页 |
·基于ArcGIS的河床冲淤计算 | 第47-50页 |
·计算原理 | 第47页 |
·计算方法 | 第47-50页 |
·基于Surfer的河床冲淤计算 | 第50-57页 |
·计算原理 | 第50-51页 |
·计算方法 | 第51-57页 |
·两种方法计算结果分析比较 | 第57-61页 |
·本章小结 | 第61-62页 |
第五章 结论与展望 | 第62-64页 |
·结论 | 第62页 |
·展望 | 第62-64页 |
参考文献 | 第64-67页 |
致谢 | 第67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