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1-12页 |
Abstract | 第12-20页 |
前言 | 第20-25页 |
第一部分 中西医汇通学派与非汇通学派各时代背景与疾病谱对照研究 | 第25-35页 |
1 研究内容与方法 | 第25-29页 |
·资料来源与抽样选择 | 第25-28页 |
·研究方法 | 第28-29页 |
·统计学处理 | 第29页 |
2 结果 | 第29-32页 |
3 讨论 | 第32-34页 |
4 小结 | 第34-35页 |
第二部分 中西医汇通学派主要医家临证用药特征方剂计量学描述 | 第35-134页 |
1 研究内容与方法 | 第35-37页 |
·资料来源与抽样选择 | 第35页 |
·研究方法 | 第35-37页 |
·统计学处理 | 第37页 |
2 结果 | 第37-109页 |
3 讨论 | 第109-131页 |
4 小结 | 第131-134页 |
第三部分 中西医汇通学派及非汇通医家临证用药亲疏关系方剂计量学分析 | 第134-204页 |
1 研究内容与方法 | 第134-135页 |
·资料来源与抽样选择 | 第134页 |
·研究方法 | 第134-135页 |
·统计学分析方法 | 第135页 |
2 结果 | 第135-188页 |
3 讨论 | 第188-202页 |
4 小结 | 第202-204页 |
结论 | 第204-207页 |
致谢 | 第207-208页 |
参考文献 | 第208-216页 |
综述 中西医汇通医家学术思想及临证用药研究现状 | 第216-236页 |
参考文献 | 第229-236页 |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获得的学术成果 | 第236-238页 |
个人简历 | 第238-239页 |
导师评阅表 | 第239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