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导师评阅表 | 第1-5页 |
| 摘要 | 第5-6页 |
| Abstract | 第6-8页 |
| 目录 | 第8-10页 |
| 第一章 绪论 | 第10-19页 |
| ·钛酸锶钡 Ba_(1-x)Sr_xTiO_3(BST)系列陶瓷的结构 | 第10-11页 |
| ·钛酸锶钡 Ba_(1-x)Sr_xTiO_3(BST)系列陶瓷掺杂改性的研究进展 | 第11-14页 |
| ·氧化物对 BST 系统的改性作用 | 第11-13页 |
| ·稀土氧化物对 BST 系统的掺杂改性 | 第13-14页 |
| ·钛酸锶钡 Ba_(1-x)Sr_xTiO_3(BST)系列陶瓷制备的研究进展 | 第14-17页 |
| ·固相反应法 | 第14-15页 |
| ·液相合成法 | 第15-17页 |
| ·BST 制备的最新进展 | 第17页 |
| ·研究意义及主要内容、研究方法 | 第17-19页 |
| ·研究意义及主要内容 | 第17-18页 |
| ·研究方法 | 第18-19页 |
| 第二章 材料的结构表征、性能测试方法与原理简介 | 第19-30页 |
| ·材料的结构和形貌表征方法简介 | 第19-23页 |
| ·X 射线衍射分析方法 | 第19-22页 |
| ·扫描电镜分析 | 第22-23页 |
| ·材料的介电性能测试方法简介 | 第23-29页 |
| ·介电谱测量原理 | 第23-28页 |
| ·介电谱方法的优点 | 第28-29页 |
| ·本章小结 | 第29-30页 |
| 第三章 ZnO、La_2O_3复合掺杂 Ba_(0.2)Sr_(0.8)TiO_3陶瓷的制备、物相结构及介电性能研究 | 第30-39页 |
| ·实验部分 | 第30-32页 |
| ·原料及主要制备测试仪器 | 第30-31页 |
| ·样品的制备流程 | 第31页 |
| ·扫描电子显微镜对样品的制备要求及测量过程 | 第31-32页 |
| ·样品的 X 射线衍射测量 | 第32页 |
| ·样品的介电谱测量 | 第32页 |
| ·结果与讨论 | 第32-38页 |
| ·ZnO、La_2O_3复合掺杂 Ba_(0.2)Sr_(0.8)TiO_3陶瓷的物相结构分析 | 第32-35页 |
| ·ZnO、La_2O_3复合掺杂 Ba_(0.2)Sr_(0.8)TiO_3陶瓷的显微形貌分析 | 第35-36页 |
| ·ZnO、La_2O_3复合掺杂 Ba_(0.2)Sr_(0.8)TiO_3系列陶瓷的介电性能 | 第36-38页 |
| ·本章小结 | 第38-39页 |
| 第四章 ZnO、Gd_2O_3复合掺杂 Ba_(0.2)Sr_(0.8)TiO_3陶瓷的制备、物相结构及介电性能研究 | 第39-47页 |
| ·实验部分 | 第39-40页 |
| ·原料及主要制备测试仪器 | 第39页 |
| ·样品的制备流程 | 第39-40页 |
| ·扫描电子显微镜对样品的制备要求及测量过程 | 第40页 |
| ·样品的 X 射线衍射测量 | 第40页 |
| ·样品的介电谱测量 | 第40页 |
| ·结果与讨论 | 第40-45页 |
| ·ZnO、Gd_2O_3复合掺杂 Ba_(0.2)Sr_(0.8)TiO_3陶瓷的物相结构分析 | 第40-43页 |
| ·ZnO、Gd_2O_3复合掺杂 Ba_(0.2)Sr_(0.8)TiO_3陶瓷的显微形貌分析 | 第43-44页 |
| ·ZnO、Gd_2O_3复合掺杂 Ba_(0.2)Sr_(0.8)TiO_3陶瓷的介电性能 | 第44-45页 |
| ·本章小结 | 第45-47页 |
| 第五章 总结与展望 | 第47-49页 |
| ·总结 | 第47-48页 |
| ·展望 | 第48-49页 |
| 参考文献 | 第49-53页 |
| 致谢 | 第53-54页 |
| 作者简介 | 第54页 |
| 在研究生期间,主要参与的科研项目 | 第54页 |
| 在研究生期间,公开发表的文章 | 第54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