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摘要 | 第1-6页 |
| ABSTRACT | 第6-14页 |
| 绪言 | 第14-25页 |
| 第一章 美国联邦反托拉斯法的百年历史 | 第25-72页 |
| ·美国联邦反托拉斯法产生的历史背景 | 第26-37页 |
| ·美国的工业化进程和经济的高速增长 | 第26-28页 |
| ·巨型企业的出现和垄断带来的社会矛盾及对其挑战 | 第28-31页 |
| ·美国当时的政治格局和法律传统 | 第31-34页 |
| ·自由主义的传统和国家干预主义思想的兴起 | 第34-37页 |
| ·美国早期联邦反托拉斯法:立法进程和实施状况 | 第37-55页 |
| ·《谢尔曼法》(1890年)的制定 | 第37-40页 |
| ·《谢尔曼法》在早期的实施情况 | 第40-48页 |
| ·《谢尔曼法》的后继:1914年国会立法及其实施 | 第48-55页 |
| ·二战至二十世纪70年代联邦反托拉斯法的演化 | 第55-60页 |
| ·结构主义反托拉斯时代的开始 | 第55-57页 |
| ·自身违法规则的阐明 | 第57-58页 |
| ·企业并购制度的完善 | 第58-60页 |
| ·二十世纪70年代之后联邦反托拉斯法的新进展 | 第60-70页 |
| ·合理规则适用范围的逐步拓展 | 第61-63页 |
| ·对技术创新的推动 | 第63-64页 |
| ·合并政策的新发展 | 第64-66页 |
| ·对于反托拉斯事务国际化的反应 | 第66-67页 |
| ·对知识经济时代来临的反应 | 第67-70页 |
| ·小结 | 第70-72页 |
| 第二章 联邦反托拉斯法在美国社会的独特地位 | 第72-88页 |
| ·在理念上比肩宪法的政治地位 | 第72-77页 |
| ·关于谢尔曼法类似宪法的普遍认识 | 第72-75页 |
| ·谢尔曼法比肩宪法的三大理由 | 第75-77页 |
| ·在美国经济政策中的突出地位 | 第77-81页 |
| ·全球性经济危机中反托拉斯政策的地位 | 第77-79页 |
| ·反托拉斯政策优越于产业政策的共识 | 第79-81页 |
| ·崇高的社会地位和广泛的影响 | 第81-87页 |
| ·对自由竞争的信心和独一无二的竞争文化 | 第81-83页 |
| ·强大的竞争文化有赖于有效的竞争宣导 | 第83-87页 |
| ·小结 | 第87-88页 |
| 第三章 经济学对联邦反托拉斯法的逐渐渗透 | 第88-116页 |
| ·经济学在联邦反托拉斯法历史上的角色演变 | 第88-98页 |
| ·二者间在早期缺少联系 | 第88-90页 |
| ·从经济学家的参与看经济学的逐渐渗透 | 第90-93页 |
| ·经济学在当代联邦反托拉斯法中的显赫地位 | 第93-98页 |
| ·不同的反托拉斯经济学流派 | 第98-108页 |
| ·哈佛学派的观点及对其的批评 | 第98-100页 |
| ·芝加哥学派的观点及对其的批评 | 第100-102页 |
| ·后芝加哥学派的观点及影响力的扩展 | 第102-105页 |
| ·创新学派的观点 | 第105-108页 |
| ·经济学地位和作用逐渐提升的必然性及存在问题 | 第108-115页 |
| ·经济学在联邦反托拉斯事务中地位和作用逐渐提升的必然性 | 第108-111页 |
| ·关于反托拉斯经济学的科学性、稳定性的质疑 | 第111-113页 |
| ·反托拉斯经济学应用中的难题 | 第113-115页 |
| ·小结 | 第115-116页 |
| 第四章 有效的联邦反托拉斯法实施机制 | 第116-148页 |
| ·联邦反托拉斯法实施机制概况 | 第116-119页 |
| ·强有力的联邦执法机构 | 第119-126页 |
| ·司法部 | 第119-120页 |
| ·联邦贸易委员会 | 第120-124页 |
| ·司法部与联邦贸易委员会在执法中的关系 | 第124-126页 |
| ·三倍损害赔偿条款激励下的私人执行制度 | 第126-135页 |
| ·联邦反托拉斯法三倍损害赔偿和私人执行制度一般原理 | 第126-128页 |
| ·联邦反托拉斯法私人执行制度的有关争论 | 第128-133页 |
| ·为联邦反托拉斯法私人执行制度辩护 | 第133-135页 |
| ·联邦法院发展出富有弹性的判断标准 | 第135-147页 |
| ·联邦法院对于联邦反托拉斯法的塑造 | 第135-137页 |
| ·两项违法判断标准及发展 | 第137-145页 |
| ·快速审查式的合理规则——第三项规则? | 第145-147页 |
| ·小结 | 第147-148页 |
| 第五章 联邦反托拉斯法的世界性影响 | 第148-185页 |
| ·联邦反托拉斯法世界性影响之由来 | 第149-156页 |
| ·根植于美国市场经济体制成功的吸引力 | 第149-151页 |
| ·联邦反托拉斯法域外适用带来的影响 | 第151-153页 |
| ·活跃的对外交流和对外援助 | 第153-156页 |
| ·对各国(地区)竞争立法进程的影响 | 第156-165页 |
| ·二战前的有限影响 | 第156-158页 |
| ·二战后到二十世纪80年代的扩大影响 | 第158-162页 |
| ·二十世纪90年代之后广泛的国际影响 | 第162-165页 |
| ·对各国(地区)竞争执法的影响 | 第165-170页 |
| ·经济学引入竞争执法 | 第165-167页 |
| ·具体执法措施的广泛传播 | 第167-168页 |
| ·对竞争宣导和竞争文化培育工作的重视 | 第168-170页 |
| ·对中国反垄断立法及实施的影响和借鉴意义 | 第170-183页 |
| ·对中国反垄断立法及实施的影响 | 第170-172页 |
| ·对中国反垄断法实施的借鉴意义 | 第172-183页 |
| ·小结 | 第183-185页 |
| 结语 | 第185-187页 |
| 参考文献 | 第187-213页 |
| 致谢 | 第213-216页 |
|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的主要研究成果 | 第216-217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