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摘要 | 第1-6页 |
| Abstract | 第6-8页 |
| 目录 | 第8-11页 |
| 第一章 绪论 | 第11-21页 |
| ·红菇概述 | 第11页 |
| ·真菌多糖的生物活性 | 第11-14页 |
| ·抗肿瘤作用 | 第12页 |
| ·免疫调节作用 | 第12页 |
| ·降血压、降血脂、降血糖作用 | 第12-13页 |
| ·抗氧化活性 | 第13页 |
| ·抗辐射作用 | 第13页 |
| ·其他药理作用 | 第13-14页 |
| ·红菇多糖的研究概述 | 第14页 |
| ·多糖提取研究现状 | 第14-18页 |
| ·溶剂提取法 | 第15-17页 |
| ·酶解法 | 第17页 |
| ·物理强化法 | 第17-18页 |
| ·技术路线及论述 | 第18-21页 |
| ·研究目标、研究内容及拟解决的关键问题 | 第18-20页 |
| ·拟采取的研究方法及技术路线 | 第20-21页 |
| 第二章 红菇多糖的提取工艺研究 | 第21-36页 |
| ·材料与方法 | 第21-23页 |
| ·试验材料 | 第21页 |
| ·主要实验试剂 | 第21页 |
| ·主要实验仪器 | 第21-22页 |
| ·试验方法 | 第22页 |
| ·分析方法 | 第22-23页 |
| ·结果与讨论 | 第23-35页 |
| ·热水浸提醇沉法红菇多糖单因素试验 | 第23-25页 |
| ·超声辅助水提红菇多糖单因素试验 | 第25-27页 |
| ·微波辅助水提红菇多糖单因素试验 | 第27-29页 |
| ·三种提取方法的比较 | 第29-30页 |
| ·响应面法优化 | 第30-35页 |
| ·本章小结 | 第35-36页 |
| 第三章 野生红菇多糖体外抗氧化性质研究 | 第36-44页 |
| ·材料与方法 | 第36-38页 |
| ·试验材料 | 第36页 |
| ·主要仪器 | 第36页 |
| ·主要试剂 | 第36页 |
| ·试验方法 | 第36-38页 |
| ·结果与讨论 | 第38-43页 |
| ·三种方法提取的红菇多糖对·OH自由基清除能力作用结果 | 第38-40页 |
| ·三种方法提取的红菇多糖对超氧阴离子(O一2)自由基清除作用结果 | 第40-41页 |
| ·三种方法提取的红菇多糖清除亚硝酸盐(NO一2)作用结果 | 第41-43页 |
| ·本章小结 | 第43-44页 |
| 第四章 红菇多糖体外抗肿瘤性质研究 | 第44-51页 |
| ·实验材料 | 第44-45页 |
| ·药物与细胞来源 | 第44页 |
| ·主要实验试剂 | 第44页 |
| ·主要仪器设备 | 第44-45页 |
| ·主要试验试剂配置 | 第45页 |
| ·试验方法 | 第45-46页 |
| ·细胞培养 | 第45页 |
| ·采用MTT法检测红菇多糖的体外抑制作用 | 第45-46页 |
| ·红菇多糖对Hela细胞形态学影响 | 第46页 |
| ·结果与讨论 | 第46-49页 |
| ·三种方法提取的红菇多糖对Hela细胞抑制的结果 | 第46-48页 |
| ·三种方法提取的红菇多糖对Hela细胞形态学观察结果 | 第48-49页 |
| ·本章小结 | 第49-51页 |
| 第五章 结论与展望 | 第51-54页 |
| ·结论 | 第51-52页 |
| ·创新之处 | 第52页 |
| ·展望 | 第52-54页 |
| 参考文献 | 第54-59页 |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取得的研究成果 | 第59-60页 |
| 致谢 | 第60-61页 |
| 附件 | 第61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