丙烷催化脱氢制丙烯铂系催化剂研究
中文摘要 | 第1-6页 |
Abstract | 第6-11页 |
第一章 文献综述 | 第11-25页 |
·引言 | 第11页 |
·丙烯的应用与工业生产 | 第11-15页 |
·丙烯的应用 | 第11-12页 |
·工业上获取丙烯的途径 | 第12-15页 |
·丙烷脱氢反应热力学分析和动力学研究 | 第15-17页 |
·丙烷脱氢反应热力学分析 | 第15-16页 |
·丙烷脱氢动力学研究 | 第16-17页 |
·丙烷脱氢催化剂体系研究 | 第17-24页 |
·铂系催化剂 | 第18-22页 |
·铬系催化剂 | 第22-23页 |
·其他氧化脱氢催化剂 | 第23-24页 |
·论文设想与主要研究内容 | 第24-25页 |
第二章 实验部分 | 第25-31页 |
·原料与试剂 | 第25-26页 |
·催化剂表征手段 | 第26-28页 |
·低温 N2-物理吸附/脱附 | 第26页 |
·X-射线衍射(XRD) | 第26页 |
·氨程序升温脱附(NH3-TPD) | 第26页 |
·程序升温还原(H2-TPR) | 第26-27页 |
·透射电子显微镜(TEM) | 第27页 |
·透射电子显微镜(FESEM) | 第27页 |
·X 射线光电子能谱(XPS) | 第27页 |
·共焦激光拉曼光谱(RM) | 第27页 |
·热重-差热同步测定仪分析(TG-DTA) | 第27页 |
·程序升温氧化(TPO) | 第27-28页 |
·催化剂反应活性评价 | 第28-29页 |
·催化剂脱氢性能计算方法 | 第29-31页 |
第三章 添加铟助剂的铂锡催化剂研究 | 第31-56页 |
·引言 | 第31-32页 |
·催化剂制备方法 | 第32-33页 |
·催化剂催化剂的表征分析 | 第33-45页 |
·样品的低温 N2吸附/脱附 | 第33-34页 |
·样品的 XRD 分析 | 第34-36页 |
·氨程序升温脱附(NH3-TPD)分析 | 第36-38页 |
·催化剂的 XPS 分析 | 第38-41页 |
·样品的 TEM 分析 | 第41-42页 |
·氢程序升温还原(H2-TPR)分析 | 第42-45页 |
·催化剂的丙烷脱氢催化性能评价 | 第45-52页 |
·不同组成对催化剂性能影响 | 第45-48页 |
·In 含量的对催化剂脱氢性能的影响 | 第48-49页 |
·脱氢反应温度影响 | 第49-50页 |
·反应空速对催化性能影响 | 第50-51页 |
·铂含量的影响 | 第51-52页 |
·催化剂稳定性评价 | 第52页 |
·积碳分析 | 第52-54页 |
·本章小结 | 第54-56页 |
第四章 四元体系铂系催化剂研究 | 第56-72页 |
·引言 | 第56-57页 |
·催化剂制备方法 | 第57页 |
·催化剂的结构表征分析 | 第57-67页 |
·样品的低温 N2吸附/脱附 | 第57-58页 |
·样品的 XRD 分析 | 第58-59页 |
·氨程序升温脱附(NH3-TPD)分析 | 第59-61页 |
·催化剂的 XPS 分析 | 第61-65页 |
·样品的 TEM 分析 | 第65-66页 |
·氢程序升温还原(H2-TPR)分析 | 第66-67页 |
·催化剂的丙烷脱氢催化性能评价 | 第67-69页 |
·不同组成对催化剂性能影响 | 第67-68页 |
·Ce 含量的对催化剂脱氢性能的影响 | 第68页 |
·四组分催化剂的脱氢性能对比 | 第68-69页 |
·积碳分析 | 第69-71页 |
·本章小结 | 第71-72页 |
第五章 基于煅烧的镁铝水滑石载体的催化剂研究 | 第72-89页 |
·引言 | 第72-73页 |
·催化剂的制备方法 | 第73页 |
·催化剂的表征分析 | 第73-83页 |
·低温 N2吸附脱附 | 第73-76页 |
·样品的 XRD 分析 | 第76-77页 |
·样品 TG-DTA 分析 | 第77-78页 |
·样品的 N3-TPD 分析 | 第78-79页 |
·样品的 FESEM 和 TEM 分析 | 第79-81页 |
·氢程序升温还原(H2-TPR)分析 | 第81-83页 |
·催化剂的丙烷脱氢催化性能评价 | 第83-88页 |
·不同镁铝比载体对催化剂性能影响 | 第83-84页 |
·镁铝比与催化剂性能关系 | 第84-85页 |
·催化剂中铂含量影响 | 第85-86页 |
·催化剂稳定性评价 | 第86-88页 |
·本章小结 | 第88-89页 |
第六章 结论 | 第89-91页 |
致谢 | 第91-92页 |
参考文献 | 第92-103页 |
攻读学位期间取得的成果 | 第103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