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代辽东文学及其传播价值研究
中文摘要 | 第1-5页 |
Abstract | 第5-9页 |
引言 | 第9-13页 |
第一节 “辽东文学”的研究范围与作品风貌 | 第10-11页 |
第二节 辽东文学之研究现状 | 第11-13页 |
第一章 辽东文学的内容特征 | 第13-36页 |
第一节 突出奇秘的山川形胜 | 第13-19页 |
第二节 展现异域的社会风貌 | 第19-23页 |
第三节 描述独特的生存环境 | 第23-26页 |
第四节 演绎今古的辽东战事 | 第26-30页 |
第五节 抒写旷夫怨女的相思 | 第30-33页 |
第六节 敷演绮丽的神话传说 | 第33-36页 |
第二章 辽东文学的艺术特征 | 第36-54页 |
第一节 敷演想象 | 第36-40页 |
第二节 白描抒写 | 第40-43页 |
第三节 叠出意象 | 第43-46页 |
第四节 崇尚用典 | 第46-50页 |
一、 喜用神话传说类典故 | 第46-48页 |
二、 多用历代古籍文献典故 | 第48-50页 |
第五节 穿插评议 | 第50-54页 |
第三章 辽东文学的形成原因 | 第54-64页 |
第一节 明前文学描写辽东传统的推毂与承递 | 第54-58页 |
第二节 辽东战事的影响 | 第58-59页 |
第三节 他者审美倾向推动与朝鲜使臣的参与 | 第59-61页 |
第四节 纵情山水心态与平中求异审美的影响 | 第61-64页 |
第四章 辽东文学的文化传播价值 | 第64-73页 |
第一节 宣传了关外山川胜迹 | 第64-65页 |
第二节 展示了塞外民族风貌 | 第65-67页 |
第三节 报道了当时辽东战况 | 第67-69页 |
第四节 建构了新型地域文学 | 第69-70页 |
第五节 加强了时代文学融合 | 第70-73页 |
结语 | 第73-75页 |
参考文献 | 第75-80页 |
附录一 | 第80-86页 |
附录二 | 第86-90页 |
附录三 | 第90-93页 |
附录四 | 第93-94页 |
后记 | 第94-95页 |
个人简历 | 第95-96页 |
在学期间公开发表论文及著作情况 | 第96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