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农业科学论文--水产、渔业论文--水产基础科学论文--水产生物学论文--水产动物学论文

鱼类耳石形态和微化学分析方法及其在群体识别中的实证研究

致谢第1-6页
中文摘要第6-8页
ABSTRACT第8-14页
第一章 文献综述第14-36页
   ·鱼类耳石结构与功能概述第14页
   ·形态学研究中的几个关键概念第14-15页
   ·形态分析在渔业生物学中的应用第15页
   ·耳石形态分析的研究方法及应用第15-24页
     ·耳石形态分析主要研究方法第15-22页
     ·耳石形态在渔业生态学中的应用第22-24页
   ·耳石微化学分析、主要方法及其应用第24-28页
     ·耳石微化学分析第24-25页
     ·微化学分析方法第25-26页
     ·耳石微化学分析的应用第26-28页
   ·本文研究意义和内容第28-30页
     ·研究意义第28页
     ·研究内容第28-30页
 参考文献第30-36页
第二章 形态变量的分类和筛选准则及实证研究第36-56页
 摘要第36页
   ·前言第36-37页
   ·材料与方法第37-41页
     ·材料第37-38页
     ·耳石形态表征性参数的测量第38-39页
     ·体长效应校正及群体识别的判别分析第39-41页
   ·结果第41-42页
     ·两种体长校正方法在地理群体识别中的应用比较第41页
     ·长江口群体各体长组的耳石形态特质差异性及其在组间的识别效果第41-42页
   ·讨论第42-53页
     ·耳石形态参数的选择及数据处理方法第42-49页
     ·耳石形态分析中的体长效应校正及其在群体识别中的应用第49-53页
 参考文献第53-56页
第三章 耳石形态变量的非参数检验及实证研究第56-72页
 摘要第56页
   ·前言第56-57页
   ·材料与方法第57-60页
     ·材料第57-58页
     ·耳石形态参数测量与图形处理第58-59页
     ·统计分析第59-60页
   ·结果第60-61页
     ·群体内耳石形态的个体差异性第60页
     ·群体间耳石形态的差异性第60-61页
   ·讨论第61-68页
     ·基于耳石形态特征的凤鲚群体识别第61-65页
     ·耳石形态分析及其应用第65-68页
 参考文献第68-72页
第四章 耳石形态分析中三种体长校正方法的比较及实证研究第72-92页
 摘要第72页
   ·前言第72-73页
   ·材料和方法第73-79页
     ·取样第73-75页
     ·耳石样品准备与图像分析第75-77页
     ·统计分析第77-79页
   ·结果第79-86页
     ·方差齐质性处理第79页
     ·线性函数以及幂函数拟合的差异第79-82页
     ·群体识别第82-86页
   ·讨论第86-89页
 参考文献第89-92页
第五章 形状指数与傅立叶系数的识别效率及其实证研究第92-114页
 摘要第92页
   ·前言第92-93页
   ·材料与方法第93-97页
     ·取样第93-94页
     ·耳石图片处理与形态信息提取第94-96页
     ·统计分析第96-97页
   ·结果第97-106页
     ·傅立叶功效频谱分析与主成分分析第97-99页
     ·种间识别第99-100页
     ·群体判别第100-106页
   ·讨论第106-109页
 参考文献第109-114页
第六章 耳石元素指纹分析及其在鱼类群体判别中的实证研究第114-132页
 摘要第114页
   ·引言第114-116页
   ·材料与方法第116-119页
     ·材料第116-118页
     ·微化分析第118页
     ·数据分析第118-119页
   ·结果第119-124页
   ·讨论第124-127页
 参考文献第127-132页
第七章 总结第132-134页
作者简历第134-136页
已发表论文第136页

论文共136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对虾MyD88和STAT在WSSV感染过程中的功能研究
下一篇:海洋来源单萜及衍生物的设计、合成和生物活性评价及四降二萜全合成的初步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