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文摘要 | 第1-4页 |
abstract | 第4-5页 |
目录 | 第5-8页 |
第一章 绪论 | 第8-16页 |
·研究的背景和依据 | 第8-9页 |
·研究的理论意义和现实意义 | 第9页 |
·理论意义 | 第9页 |
·现实意义 | 第9页 |
·文献综述 | 第9-14页 |
·基本概念 | 第9-10页 |
·国内研究现状 | 第10-12页 |
·国外研究现状 | 第12页 |
·研究评述 | 第12-14页 |
·研究思路与方法 | 第14-15页 |
·研究思路 | 第14页 |
·研究方法 | 第14-15页 |
·文章可能的创新点及难点 | 第15-16页 |
第二章 统一城乡居民养老保险研究的理论支持 | 第16-19页 |
·二元经济模型 | 第16页 |
·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 | 第16-17页 |
·公平正义理论 | 第17-18页 |
·综合评述 | 第18-19页 |
第三章 统一城乡居民养老保险的实践经验 | 第19-30页 |
·统一城乡居民养老保险的实质分析 | 第19页 |
·国内典型城市统一城乡居民养老保险的模式分析 | 第19-26页 |
·北京模式 | 第19-21页 |
·重庆模式 | 第21-24页 |
·成都模式 | 第24-25页 |
·国内典型城市实践带来的启示 | 第25-26页 |
·国外相关实践经验分析 | 第26-30页 |
·日本 | 第26-27页 |
·德国 | 第27页 |
·加拿大 | 第27-28页 |
·国外实践经验带来的启示 | 第28-30页 |
第四章 西安市现行居民养老保险现状分析 | 第30-42页 |
·西安市概况 | 第30-31页 |
·西安市现行的居民社会养老保险制度分析 | 第31-35页 |
·西安市新型农村社会养老保险制度 | 第31-32页 |
·西安市城镇居民社会养老保险制度 | 第32-33页 |
·西安市高陵县新型社会养老保险 | 第33-35页 |
·西安市居民养老保险制度差异化分析 | 第35-42页 |
·各区县“新农保”与“城居保”的制度差异分析 | 第35-37页 |
·制度差异的成因分析 | 第37-40页 |
·制度差异化运行的结果分析 | 第40-42页 |
第五章 西安市统一城乡居民养老保险必要性与可行性分析 | 第42-47页 |
·统一城乡居民养老保险制度的必要性 | 第42-43页 |
·维护社会公平正义的内在要求 | 第42页 |
·促进社会发展的需要 | 第42页 |
·缓解人口老龄化压力的需要 | 第42-43页 |
·民意的呼声 | 第43页 |
·统一城乡居民养老保险制度的可行性 | 第43-47页 |
·政策导向 | 第43-44页 |
·经济发展的支持 | 第44-47页 |
第六章 西安市统一城乡居民养老保险的构想 | 第47-61页 |
·西安市统一城乡居民养老保险的目标与原则 | 第47-48页 |
·西安市统一城乡居民养老保险的目标 | 第47页 |
·西安市统一城乡居民养老保险的原则 | 第47-48页 |
·西安市统一城乡居民养老保险可能面临的困境 | 第48-49页 |
·西安市统一城乡居民养老保险的构想 | 第49-54页 |
·制度整合 | 第50页 |
·建立动态的缴费机制 | 第50-51页 |
·财政责任的明确划分 | 第51-53页 |
·基金的保值增值 | 第53-54页 |
·西安市统一城乡居民养老保险可持续发展的保障措施 | 第54-61页 |
·加大宣传,转变城乡居民的参保意识 | 第54-55页 |
·持续而稳定的财政支持 | 第55-57页 |
·法律支持 | 第57页 |
·服务水平的提高 | 第57-59页 |
·他有生力量的注入 | 第59-61页 |
研究结论与展望 | 第61-62页 |
参考文献 | 第62-65页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取得的学术成果 | 第65-66页 |
致谢 | 第66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