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1-7页 |
Abstract | 第7-14页 |
第一章 引言 | 第14-23页 |
·研究背景和意义 | 第14-15页 |
·国内外研究进展 | 第15-20页 |
·气候对作物的影响研究 | 第15-17页 |
·温度变化对农作物的影响 | 第15页 |
·CO_2浓度变化对作物的影响 | 第15-16页 |
·水分变化对作物的影响 | 第16页 |
·各要素协同对作物影响 | 第16-17页 |
·气候变化对东北春玉米的影响 | 第17页 |
·DSSAT作物模型研究 | 第17-20页 |
·DASST模型简介 | 第17页 |
·模型结构 | 第17-18页 |
·模型输入 | 第18页 |
·田间管理数据 | 第18页 |
·土壤数据 | 第18页 |
·气象数据 | 第18页 |
·作物品种参数 | 第18页 |
·输出文件 | 第18-19页 |
·DSSAT模型的应用 | 第19-20页 |
·研究内容、研究方法、技术路线 | 第20-23页 |
·研究目的与研究内容 | 第20-21页 |
·研究方法 | 第21页 |
·技术路线 | 第21页 |
·数据收集与处理 | 第21-22页 |
·气象资料 | 第21-22页 |
·田间试验数据 | 第22页 |
·土壤数据 | 第22页 |
·创新点 | 第22-23页 |
第二章 近50年东北地区气候变化演变 | 第23-29页 |
·近50年东北地区降水量变化演变 | 第23页 |
·近50年东北地区日照时数变化演变与趋势 | 第23-24页 |
·近50年东北地区温度变化演变 | 第24-28页 |
·平均温度年际变化 | 第24页 |
·最高和最低温度年际变化 | 第24-25页 |
·≥0℃和≥10℃活动积温变化 | 第25-28页 |
·≥0℃和≥10℃活动积温年际变化 | 第25-26页 |
·≥0℃活动积温初日、终日和持续日数的年代际变化 | 第26-27页 |
·≥10℃活动积温初日、终日和持续日数的年代际变化 | 第27-28页 |
·小结 | 第28-29页 |
第三章 主要计算方法与模拟结果验证 | 第29-35页 |
·CERES模型的原理 | 第29-31页 |
·光合作用生产模拟 | 第29-30页 |
·各生育时期模拟 | 第30-31页 |
·作物品种参数估计 | 第31-34页 |
·GLUE估计方法原理 | 第31-32页 |
·GLUE参数估计步骤 | 第32-34页 |
·模型模拟验证 | 第34-35页 |
第四章 模拟结果分析 | 第35-44页 |
·降水对玉米模拟单产的影响 | 第35页 |
·平均气温对玉米模拟单产的影响 | 第35-36页 |
·太阳辐射量对玉米模拟单产的影响 | 第36-37页 |
·多要素组合对模拟单产的影响 | 第37页 |
·各要素对产量贡献率 | 第37-38页 |
·多要素对玉米物候期影响模拟 | 第38-39页 |
·未来气候情景下对玉米单产的影响 | 第39-41页 |
·B2情景模拟玉米单产变化 | 第39-40页 |
·A2情景模拟玉米单产变化 | 第40-41页 |
·未来气候情景下对玉米物候期的影响 | 第41-42页 |
·小结 | 第42-44页 |
第五章 结论与讨论 | 第44-46页 |
·主要结论 | 第44页 |
·讨论 | 第44-46页 |
参考文献 | 第46-53页 |
附录 | 第53-58页 |
致谢 | 第58-59页 |
作者简历 | 第59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