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GC-MS的术后认知障碍老龄大鼠代谢组学研究
| 摘要 | 第1-4页 |
| ABSTRACT | 第4-9页 |
| 第一章 绪论 | 第9-21页 |
| ·代谢组学概述 | 第9-10页 |
| ·代谢组学研究的仪器分析技术 | 第10-12页 |
| ·核磁共振技术 | 第10-11页 |
| ·气相色谱-质谱联用技术 | 第11页 |
| ·液相色谱-质谱联用技术 | 第11页 |
| ·毛细管电泳-质谱联用技术 | 第11-12页 |
| ·代谢组学研究的应用领域 | 第12-15页 |
| ·疾病研究 | 第12-13页 |
| ·药物研究 | 第13页 |
| ·植物代谢组学 | 第13-14页 |
| ·微生物代谢组学 | 第14-15页 |
| ·代谢组学与化学计量学 | 第15页 |
| ·术后认识障碍介绍 | 第15-19页 |
| ·发病因素 | 第16-17页 |
| ·发病机制 | 第17-18页 |
| ·诊断与治疗 | 第18-19页 |
| ·POCD与代谢组学 | 第19页 |
| ·本论文研究内容 | 第19-21页 |
| 第二章 术后认知障碍大鼠脑脊液的代谢谱分析 | 第21-35页 |
| ·引言 | 第21页 |
| ·理论部分 | 第21-23页 |
| ·直观推导式演进特征投影法(HELP) | 第21-22页 |
| ·选择性离子分析法(SIA) | 第22-23页 |
| ·动物模型及脑脊液的采集 | 第23-24页 |
| ·实验对象 | 第23页 |
| ·麻醉模型 | 第23页 |
| ·动物筛选和认知功能测定 | 第23-24页 |
| ·采集大鼠脑脊液 | 第24页 |
| ·实验部分 | 第24-26页 |
| ·仪器与试剂 | 第24-25页 |
| ·大鼠脑脊液预处理 | 第25页 |
| ·气相色谱-质谱分析 | 第25页 |
| ·数据分析 | 第25-26页 |
| ·结果与讨论 | 第26-34页 |
| ·大鼠脑脊液代谢谱的建立 | 第26-27页 |
| ·HELP法在内源性代谢物定性定量分析中的应用 | 第27-30页 |
| ·SIA法在内源性代谢物定性定量分析中的应用 | 第30-32页 |
| ·大鼠脑脊液中代谢物的定性定量结果 | 第32-34页 |
| ·本章小结 | 第34-35页 |
| 第三章 术后认知障碍大鼠血清的代谢谱分析 | 第35-52页 |
| ·引言 | 第35页 |
| ·理论部分 | 第35-38页 |
| ·自标度化 | 第35-36页 |
| ·主成分分析 | 第36页 |
| ·偏最小二乘法 | 第36-37页 |
| ·线性判别分析 | 第37页 |
| ·子窗口随机化分析法 | 第37页 |
| ·竞争性自适应的重加权采样法 | 第37页 |
| ·交互检验法 | 第37-38页 |
| ·动物模型及血清的采集 | 第38页 |
| ·动物模型 | 第38页 |
| ·采集大鼠血清 | 第38页 |
| ·实验部分 | 第38-39页 |
| ·仪器与试剂 | 第38页 |
| ·大鼠血清预处理 | 第38页 |
| ·气相色谱-质谱分析 | 第38-39页 |
| ·方法学考察 | 第39页 |
| ·结果与讨论 | 第39-50页 |
| ·方法验证 | 第39页 |
| ·大鼠血清代谢谱的建立 | 第39-41页 |
| ·大鼠血清中代谢物的定性定量分析 | 第41-44页 |
| ·判别分析及生物标记物 | 第44-50页 |
| ·本章小结 | 第50-52页 |
| 第四章 术后认知障碍大鼠海马组织的代谢谱分析 | 第52-66页 |
| ·引言 | 第52页 |
| ·动物模型及海马组织的采集 | 第52-53页 |
| ·动物模型 | 第52页 |
| ·采集大鼠海马组织 | 第52-53页 |
| ·实验部分 | 第53-54页 |
| ·仪器与试剂 | 第53页 |
| ·大鼠海马组织预处理 | 第53页 |
| ·气相色谱-质谱分析 | 第53页 |
| ·方法学考察 | 第53-54页 |
| ·结果与讨论 | 第54-65页 |
| ·方法验证 | 第54页 |
| ·大鼠海马组织代谢谱的建立 | 第54-55页 |
| ·大鼠海马组织中代谢物的定性定量分析 | 第55-59页 |
| ·判别分析及生物标记物 | 第59-65页 |
| ·本章小结 | 第65-66页 |
| 结论 | 第66-67页 |
| 参考文献 | 第67-76页 |
| 致谢 | 第76-77页 |
| 攻读学位期间主要研究成果 | 第77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