边坡三维滑坡预测预警体系的研究
摘要 | 第1-4页 |
ABSTRACT | 第4-5页 |
目录 | 第5-7页 |
1 绪论 | 第7-11页 |
·论文选题背景及研究意义 | 第7-8页 |
·国内外研究现状 | 第8-9页 |
·滑坡预测分析研究现状 | 第8页 |
·基于GIS边坡变形预报系统研究现状 | 第8-9页 |
·存在的问题 | 第9-10页 |
·本论文的研究内容 | 第10-11页 |
2 工程概况 | 第11-16页 |
·概述 | 第11-12页 |
·工程地质条件 | 第12-14页 |
·气象水文 | 第12页 |
·地形地貌 | 第12页 |
·地层岩性 | 第12-13页 |
·地质构造 | 第13页 |
·地下水状况 | 第13页 |
·地震 | 第13-14页 |
·布沼坝西北帮边坡变形情况 | 第14-16页 |
·监测点布设情况 | 第14页 |
·边坡变形情况 | 第14-16页 |
3 露天矿现状边坡滑移变形动态分析 | 第16-19页 |
·临界滑移场理论 | 第16页 |
·实例分析 | 第16-18页 |
·结论 | 第18-19页 |
4 应用GIS技术方法创建边坡三维模型 | 第19-36页 |
·地理信息系统 | 第19页 |
·地理信息系统的功能 | 第19页 |
·GIS技术方法在滑坡预测中的应用 | 第19页 |
·系统数据库的构成 | 第19-20页 |
·空间数据库 | 第19-20页 |
·属性数据库 | 第20页 |
·数字高程模型 | 第20-23页 |
·基本概念 | 第20-21页 |
·规则格网(Grid)模型 | 第21-22页 |
·不规则三角网模型 | 第22页 |
·DEM之间的相互转化 | 第22-23页 |
·TIN的生成及插值算法 | 第23-26页 |
·TIN模型制作流程 | 第23页 |
·TIN模型插值算法 | 第23-26页 |
·基于GIS方法的三维建模 | 第26-36页 |
·基于GIS方法的三维建模流程 | 第26-28页 |
·布沼坝露天矿三维建模 | 第28-36页 |
5 基于GIS方法地质体三维可视化方法的开发 | 第36-42页 |
·三维可视化基本原理 | 第36-37页 |
·ArcGIS的数据三维可视化 | 第36-37页 |
·利用ArcGIS建立三维数据表面 | 第37页 |
·利用ArcGIS进行表面分析 | 第37页 |
·ArcGIS三维分析模块组成 | 第37-38页 |
·坡面地形因子提取 | 第38-42页 |
·坡度和坡向 | 第38-40页 |
·坡形 | 第40页 |
·坡长 | 第40-41页 |
·地形起伏度 | 第41-42页 |
6 边坡三维滑坡预测研究 | 第42-66页 |
·变形数据预处理 | 第42-43页 |
·获取等间隔变形数据 | 第42页 |
·奇异数据点的检测 | 第42-43页 |
·三维实体长期预测理论基础研究 | 第43-46页 |
·多项式回归模型 | 第43页 |
·时间序列模型预测 | 第43-44页 |
·组合预测模型 | 第44-45页 |
·三维实体模型预测 | 第45-46页 |
·工程实例 | 第46-65页 |
·模型参数预测 | 第46-51页 |
·模型预测 | 第51-54页 |
·预测结果分析 | 第54-65页 |
·小结 | 第65-66页 |
7 基于GIS方法的三维滑坡预测 | 第66-79页 |
·GIS基础数据库的建立 | 第66-67页 |
·位移监测数据GIS可视化分析 | 第67-79页 |
·GIS可视化分析 | 第67-78页 |
·结论 | 第78-79页 |
8 结论 | 第79-81页 |
参考文献 | 第81-85页 |
申请学位期间的研究成果及发表论文 | 第85-86页 |
致谢 | 第86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