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摘要 | 第1-6页 |
| Abstract | 第6-8页 |
| 目录 | 第8-10页 |
| 第1章 前言 | 第10-22页 |
| ·选题依据及意义 | 第10-12页 |
| ·东安—汤旺河矿集区自然地理概况 | 第12-13页 |
| ·研究现状 | 第13-18页 |
| ·斑岩型—浅成低温热液型金矿床研究现状 | 第13-14页 |
| ·GIS 成矿预测研究现状 | 第14-16页 |
| ·矿集区研究现状 | 第16-18页 |
| ·研究内容与技术路线 | 第18-20页 |
| ·完成工作量 | 第20页 |
| ·主要成果及认识 | 第20-22页 |
| 第2章 东安—汤旺河矿集区区域地质概况 | 第22-30页 |
| ·区域地层 | 第23-25页 |
| ·构造 | 第25-27页 |
| ·岩浆岩 | 第27-29页 |
| ·区域地球物理特征 | 第29页 |
| ·区域矿产 | 第29-30页 |
| 第3章 矿集区区域物化遥信息的提取 | 第30-90页 |
| ·研究区地球化学特征 | 第30-59页 |
| ·原始数据的分布 | 第30-33页 |
| ·元素相关性分析、聚类分析和主因子分析 | 第33-36页 |
| ·研究区背景值和异常下限的确定 | 第36-44页 |
| ·研究区异常的圈定和解释 | 第44-59页 |
| ·基于重磁资料的多尺度边缘分析 | 第59-75页 |
| ·重磁多尺度边缘检测理论概述及本文算法模型检验 | 第59-64页 |
| ·矿集区基于重磁资料多尺度边缘检测 | 第64-68页 |
| ·矿集区基于重磁遥感资料的控岩构造格架分析 | 第68-75页 |
| ·基于遥感资料的蚀变带提取 | 第75-82页 |
| ·遥感蚀变信息提取的理论基础 | 第75-76页 |
| ·矿集区遥感蚀变信息提取 | 第76-82页 |
| ·矿集区基于地物化遥资料的初步预测 | 第82-89页 |
| ·靶区 1 | 第82-84页 |
| ·靶区 2 | 第84-86页 |
| ·靶区 3 | 第86-88页 |
| ·靶区 4 | 第88-89页 |
| ·小结 | 第89-90页 |
| 第4章 矿集区典型矿床剖析及矿区外围找矿预测 | 第90-163页 |
| ·高松山矿区 | 第90-126页 |
| ·高松山金矿矿床地质特征 | 第90-105页 |
| ·高松山金矿矿床物化遥特征分析 | 第105-109页 |
| ·高松山金矿矿床外围找矿预测 | 第109-125页 |
| 小结 | 第125-126页 |
| ·团结沟矿区 | 第126-163页 |
| ·团结沟金矿地质特征 | 第127-141页 |
| ·团结沟金矿物化探特征分析 | 第141-142页 |
| ·团结沟金矿矿床电阻率测深可行性研究 | 第142-161页 |
| 小结 | 第161-163页 |
| 第5章 矿集区基于地物化遥资料的 GIS 远景区预测 | 第163-188页 |
| ·矿集区其余矿点、矿化点简述 | 第163-171页 |
| ·证据因子模型的建立 | 第171-180页 |
| ·证据因子权重的拟人工神经网络计算 | 第180-188页 |
| 结论 | 第188-189页 |
| 致谢 | 第189-190页 |
| 参考文献 | 第190-200页 |
| 附录 | 第200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