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1-5页 |
Abstract | 第5-7页 |
目录 | 第7-10页 |
第一章 文献综述 | 第10-24页 |
·研究目的和意义 | 第10页 |
·国内外研究进展 | 第10-22页 |
·根系生长与环境变化的匹配 | 第11-15页 |
·植物根系形态对养分异质性的响应及机制 | 第15-16页 |
·植物根系生理对养分异质性的响应及机制 | 第16-17页 |
·养分异质性对植物相互作用的影响 | 第17-19页 |
·养分斑块的属性对植物根系形态和生理响应的影响 | 第19-20页 |
·可持续农业中根际调控的设计与管理 | 第20-21页 |
·基于养分响应机制的根际调控原理和途径 | 第21-22页 |
·问题的提出 | 第22-24页 |
第二章 研究思路与研究内容 | 第24-26页 |
·研究思路 | 第24-25页 |
·研究方法 | 第25页 |
·研究内容 | 第25-26页 |
第三章 植物对异质性养分的响应—整合分析 | 第26-36页 |
·研究方法 | 第26-28页 |
·数据选取标准 | 第26页 |
·数据获取 | 第26-27页 |
·响应变量 | 第27页 |
·解释变量 | 第27页 |
·整合分析方法 | 第27-28页 |
·结果与分析 | 第28-32页 |
·生物量分配、养分的吸收和根系形态参数对养分空间异质性分布的综合响应 | 第28-29页 |
·植物适应养分空间异质性分布的效应大小在植物不同功能组类别及研究条件之间的变异 | 第29-32页 |
·讨论 | 第32-35页 |
·植物不同功能组类别和驯化水平对土壤养分异质性的响应 | 第33-34页 |
·养分类型和研究周期的选择对植物响应养分空间异质性分布的影响 | 第34页 |
·局部施用肥料在农业中的应用分析 | 第34-35页 |
·小结 | 第35-36页 |
第四章 不同根系特征的作物对局部养分供应的根系形态响应策略分析 | 第36-48页 |
·试验材料与方法 | 第37-39页 |
·试验设计 | 第37-38页 |
·植物培养 | 第38页 |
·植物收获和根系形态参数测定 | 第38页 |
·根表型可塑性的确定 | 第38页 |
·统计分析 | 第38-39页 |
·结果与分析 | 第39-42页 |
·根系分布与根表面积 | 第39-40页 |
·根系在不同根直径级别间的分布 | 第40-41页 |
·根系响应比 | 第41页 |
·生物量和养分累积量 | 第41-42页 |
·讨论 | 第42-47页 |
·物种专一性的根系响应 | 第42-44页 |
·养分特异性响应 | 第44-46页 |
·植物生长及根系/地上部生物量分配 | 第46-47页 |
·小结 | 第47-48页 |
第五章 玉米对局部养分组成、供应方式和强度的响应 | 第48-61页 |
·试验材料与方法 | 第49-51页 |
·田间试验设计 | 第49-50页 |
·土壤样品的采集及速效氮磷的测定 | 第50页 |
·植株取样及叶面积、叶绿素含量和养分吸收的测定 | 第50-51页 |
·根系样品的收集及根长的测定 | 第51页 |
·统计分析 | 第51页 |
·结果与分析 | 第51-57页 |
·植株的生长 | 第51-53页 |
·根系的分布与生长 | 第53-54页 |
·土壤中无机氮的分布 | 第54-55页 |
·玉米氮和磷养分的吸收 | 第55-56页 |
·根长密度与地上部生长关系 | 第56页 |
·养分局部供应对土壤氮含量,根长密度和地上部生长的效应大小 | 第56-57页 |
·讨论 | 第57-60页 |
·局部养分供应对根系生长和土壤速效氮的影响 | 第57-59页 |
·局部养分供应对植物生长和养分吸收的影响 | 第59页 |
·根系增生与植物生长在时间尺度上的关系 | 第59-60页 |
·结论 | 第60-61页 |
第六章 不同生育期局部养分调控对玉米根系生长和养分吸收的贡献 | 第61-71页 |
·试验材料与方法 | 第61-62页 |
·结果与分析 | 第62-69页 |
·植株的生长 | 第62-64页 |
·根长的变化和分布 | 第64-69页 |
·讨论 | 第69-70页 |
·小结 | 第70-71页 |
第七章 局部养分供应对玉米在不同种植密度下根系与地上部生长过程的影响 | 第71-87页 |
·试验材料与方法 | 第72-74页 |
·田间试验设计 | 第72页 |
·根系和土壤样品取样方法及测定 | 第72页 |
·地上部取样方法及测定 | 第72-74页 |
·统计分析 | 第74页 |
·结果与分析 | 第74-83页 |
·养分供应模式和种植密度对根系生长和空间分布的影响 | 第74-75页 |
·养分供应模式和种植密度对土壤速效氮和地上部养分吸收的影响 | 第75-76页 |
·养分供应模式和种植密度对玉米生长的影响 | 第76-79页 |
·养分供应模式和种植密度对玉米生长过程的影响 | 第79-81页 |
·竞争强度在玉米整个生育期的变化 | 第81-82页 |
·种植密度和养分供应模式对产量和群体内变异系数的影响 | 第82-83页 |
·讨论 | 第83-86页 |
·养分局部供应对根系生长和养分吸收的影响 | 第83-84页 |
·养分局部供应对植物生长过程的影响 | 第84-85页 |
·养分供应模式对群体植物变异性,植物竞争和产量的影响 | 第85-86页 |
·小结 | 第86-87页 |
第八章 综合讨论 | 第87-90页 |
第九章 结论与展望 | 第90-92页 |
·主要结论 | 第90-91页 |
·主要创新点 | 第91页 |
·研究展望 | 第91-92页 |
参考文献 | 第92-106页 |
致谢 | 第106-107页 |
作者简历 | 第107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