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摘要 | 第1-7页 |
| ABSTRACT | 第7-12页 |
| 第一章 绪论 | 第12-26页 |
| ·前言 | 第12-13页 |
| ·研究来源及意义 | 第13页 |
| ·国内外焊接自动化设备发展现状对比分析 | 第13-15页 |
| ·焊接自动化设备中集成技术研究 | 第15-16页 |
| ·数字化焊接设备控制系统的研究 | 第16-21页 |
| ·数字化焊机控制系统研究 | 第16-19页 |
| ·焊缝跟踪控制系统研究 | 第19-21页 |
| ·超薄板结构件焊接工艺研究 | 第21-23页 |
| ·超薄板焊接烧穿机理 | 第21页 |
| ·超薄板变形因素分析 | 第21-22页 |
| ·焊接过程中线能量分析 | 第22-23页 |
| ·国内外超薄件加工产品现状 | 第23页 |
| ·主控制器选择 | 第23-25页 |
| ·主要研究内容 | 第25-26页 |
| 第二章 装配系统控制集成的研究 | 第26-48页 |
| ·装配系统控制集成思想 | 第26-28页 |
| ·装配系统控制集成的硬件原理 | 第28-37页 |
| ·定位压紧及抬/压枪机构集成硬件原理 | 第28-29页 |
| ·高精度焊枪调整二维机构集成原理 | 第29-34页 |
| ·硬件抗干扰技术研究 | 第34-37页 |
| ·装配系统控制集成的软件原理 | 第37-43页 |
| ·定位压紧及抬/压枪机构控制软件原理 | 第37-38页 |
| ·手动调节焊枪对中控制软件原理 | 第38-40页 |
| ·软件抗干扰技术研究 | 第40-43页 |
| ·装配系统控制集成分析 | 第43-47页 |
| ·调试分析注意事项 | 第43页 |
| ·顶针左右压板及焊枪控制分析 | 第43-44页 |
| ·二维调整机构控制信号分析 | 第44-46页 |
| ·0.1mm 不锈钢薄板对接接头装配试验 | 第46-47页 |
| ·本章小结 | 第47-48页 |
| 第三章 焊缝起/终点寻迹系统控制集成的研究 | 第48-62页 |
| ·焊缝起/终点寻迹系统控制集成思想 | 第48-49页 |
| ·焊缝起/终点寻迹系统控制集成硬件原理 | 第49-53页 |
| ·行走机构驱动电机选择 | 第49页 |
| ·行走机构及检测电路集成硬件原理 | 第49-51页 |
| ·视觉传感器的选择分析 | 第51-52页 |
| ·BOA 智能相机控制集成硬件系统 | 第52-53页 |
| ·起/终点寻迹系统控制集成软件原理 | 第53-58页 |
| ·坐标系研究 | 第54-55页 |
| ·起/终点寻迹软件方案建立 | 第55-57页 |
| ·焊枪实时坐标数学模型 | 第57-58页 |
| ·起/终点寻迹系统控制集成分析 | 第58-60页 |
| ·行走机构控制集成分析 | 第58-59页 |
| ·A/D 模块测试分析 | 第59-60页 |
| ·本章小结 | 第60-62页 |
| 第四章 自动化焊接系统控制集成的研究 | 第62-72页 |
| ·自动化焊接系统控制集成思想 | 第62-65页 |
| ·自动化焊接系统控制集成硬件原理 | 第65-67页 |
| ·集成的焊缝跟踪系统硬件原理 | 第65-66页 |
| ·微束等离子弧焊机控制集成硬件分析 | 第66-67页 |
| ·自动化焊接系统控制集成软件原理 | 第67-69页 |
| ·自动化焊接系统控制集成分析讨论 | 第69-71页 |
| ·BOA 智能相机与 DSP 控制器数据通信分析 | 第69-71页 |
| ·焊缝跟踪过程的实时性分析讨论 | 第71页 |
| ·本章小结 | 第71-72页 |
| 第五章 集成设备数字化人机交互系统的研究 | 第72-81页 |
| ·人机交互系统集成思想 | 第72-73页 |
| ·数字化人机交互系统控制集成硬件原理 | 第73-75页 |
| ·数字化人机交互系统控制集成软件原理 | 第75-76页 |
| ·数字化人机交互系统控制集成分析 | 第76-80页 |
| ·本章小结 | 第80-81页 |
| 第六章 总结与展望 | 第81-82页 |
| 参考文献 | 第82-85页 |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及取得的相关科研成果 | 第85-86页 |
| 致谢 | 第86-87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