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政治、法律论文--工人、农民、青年、妇女运动与组织论文--农民运动与组织论文--中国农民运动与组织论文--农民工作论文

基于动员的农村群体事件研究--以L镇拆迁冲突事件为例

摘要第1-4页
ABSTRACT第4-5页
目录第5-7页
第一章 绪论第7-16页
 第一节 问题提出及研究意义第7-10页
  一、 问题提出第7-9页
  二、 研究意义第9-10页
 第二节 国内外相关研究回顾第10-13页
  一、 国外社会运动主要流派及其主要特点第10-12页
  二、 中国社会运动理论研究状况第12-13页
 第三节 研究思路和研究方法第13-16页
  一、 研究思路第13-14页
  二、 研究方法第14-16页
第二章 抗争动员理论第16-20页
 第一节 国外抗争动员理论第16-17页
  一、 资源动员理论及其局限第16-17页
  二、 情感动员理论及其缺陷第17页
 第二节 国内抗争动员理论第17-19页
 第三节 对国内外理论的综合评价第19-20页
第三章 群体事件理论第20-25页
 第一节 国外群体事件理论第20-22页
 第二节 国内群体性事件理论第22-25页
第四章 对 L 镇“马路市场”搬迁上访个案研究第25-31页
 第一节 L 镇“马路市场”搬迁上访个案第25-27页
  一、 L 镇基本情况介绍第25页
  二、 L 镇“马路市场”搬迁上访事件第25-26页
  三、 对 L 镇抗争动员解释的办法第26-27页
 第二节 L 镇“马路市场”搬迁上访的抗争动员解释第27-31页
  一、 L 镇“马路市场”搬迁上访中的社会网络构成及其关系第28页
  二、 L 镇“马路市场”搬迁上访认同建构第28页
  三、 L 镇“马路市场”搬迁上访组织结构与抗争动员第28-29页
  四、 L 镇“马路市场”搬迁上访中的动员与反动员第29-31页
  五、 L 镇“马路市场”搬迁上访过程与抗争共意的提升第31页
第五章 基层社会困境与治理策略第31-36页
 第一节 基层社会的困境第31-33页
  一、 当前社会存在的主要问题第31-32页
  二、 加强与创新社会管理的对策第32-33页
 第二节 治理对策第33-36页
  一、 对策及建议第33-35页
  二、 讨论与思考第35-36页
结语第36-38页
参考文献第38-42页
致谢第42页

论文共42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中国经济可持续性研究--基于CGE模型
下一篇:依达拉奉对外伤性脑血管痉挛患者的临床疗效观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