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1-4页 |
ABSTRACT | 第4-5页 |
目录 | 第5-7页 |
第一章 绪论 | 第7-16页 |
第一节 问题提出及研究意义 | 第7-10页 |
一、 问题提出 | 第7-9页 |
二、 研究意义 | 第9-10页 |
第二节 国内外相关研究回顾 | 第10-13页 |
一、 国外社会运动主要流派及其主要特点 | 第10-12页 |
二、 中国社会运动理论研究状况 | 第12-13页 |
第三节 研究思路和研究方法 | 第13-16页 |
一、 研究思路 | 第13-14页 |
二、 研究方法 | 第14-16页 |
第二章 抗争动员理论 | 第16-20页 |
第一节 国外抗争动员理论 | 第16-17页 |
一、 资源动员理论及其局限 | 第16-17页 |
二、 情感动员理论及其缺陷 | 第17页 |
第二节 国内抗争动员理论 | 第17-19页 |
第三节 对国内外理论的综合评价 | 第19-20页 |
第三章 群体事件理论 | 第20-25页 |
第一节 国外群体事件理论 | 第20-22页 |
第二节 国内群体性事件理论 | 第22-25页 |
第四章 对 L 镇“马路市场”搬迁上访个案研究 | 第25-31页 |
第一节 L 镇“马路市场”搬迁上访个案 | 第25-27页 |
一、 L 镇基本情况介绍 | 第25页 |
二、 L 镇“马路市场”搬迁上访事件 | 第25-26页 |
三、 对 L 镇抗争动员解释的办法 | 第26-27页 |
第二节 L 镇“马路市场”搬迁上访的抗争动员解释 | 第27-31页 |
一、 L 镇“马路市场”搬迁上访中的社会网络构成及其关系 | 第28页 |
二、 L 镇“马路市场”搬迁上访认同建构 | 第28页 |
三、 L 镇“马路市场”搬迁上访组织结构与抗争动员 | 第28-29页 |
四、 L 镇“马路市场”搬迁上访中的动员与反动员 | 第29-31页 |
五、 L 镇“马路市场”搬迁上访过程与抗争共意的提升 | 第31页 |
第五章 基层社会困境与治理策略 | 第31-36页 |
第一节 基层社会的困境 | 第31-33页 |
一、 当前社会存在的主要问题 | 第31-32页 |
二、 加强与创新社会管理的对策 | 第32-33页 |
第二节 治理对策 | 第33-36页 |
一、 对策及建议 | 第33-35页 |
二、 讨论与思考 | 第35-36页 |
结语 | 第36-38页 |
参考文献 | 第38-42页 |
致谢 | 第42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