储光羲诗歌研究
摘要 | 第1-6页 |
Abstract | 第6-9页 |
引言 | 第9-15页 |
第一章 储光羲的生平及其思想 | 第15-31页 |
第一节 储光羲的生平概述 | 第15-23页 |
一、 籍贯考证 | 第15-17页 |
二、 科举考略 | 第17-18页 |
三、 仕宦经历 | 第18-21页 |
四、 晚年遭遇 | 第21-23页 |
第二节 储光羲的思想简述 | 第23-29页 |
一、 中国传统文化孕育出儒者:仕与隐的统一 | 第23-26页 |
二、 盛唐文化背景培养的文人:儒释道的交融 | 第26-29页 |
小结 | 第29-31页 |
第二章 储光羲诗歌的题材 | 第31-57页 |
第一节 山水诗 | 第31-37页 |
一、 山水中的隐逸情怀 | 第32-35页 |
二、 山水中的入世情怀 | 第35-37页 |
第二节 田园诗 | 第37-42页 |
一、 多元田家形象的逼真刻画 | 第37-39页 |
二、 多彩田家生活的真实体现 | 第39-41页 |
三、 田家心理活动的细致描写 | 第41-42页 |
第三节 社会政治与咏史怀古诗 | 第42-52页 |
一、 社会政治诗 | 第43-48页 |
二、 咏史怀古诗 | 第48-52页 |
第四节 游宴与酬唱诗 | 第52-56页 |
一、 游宴诗 | 第52-53页 |
二、 酬唱诗 | 第53-56页 |
小结 | 第56-57页 |
第三章 储光羲诗歌的艺术特色 | 第57-83页 |
第一节 清而实的意境之美 | 第57-63页 |
一、 清新雅致,言简意丰 | 第57-61页 |
二、 闲婉真至,农家者流 | 第61-63页 |
第二节 储光羲诗歌的语言特色 | 第63-74页 |
一、 古朴自然、平淡淳雅 | 第63-65页 |
二、 宏瞻纵逸,务在直置 | 第65-67页 |
三、 叠词复字,摇曳多姿 | 第67-74页 |
第三节 五言古诗胜场 | 第74-81页 |
一、 兴寄的继承 | 第75-77页 |
二﹑结构的营造 | 第77-79页 |
三、 组诗的运用 | 第79-81页 |
小结 | 第81-83页 |
第四章 储光羲诗歌的艺术地位 | 第83-91页 |
一、 储光羲对陶诗的接受 | 第83-85页 |
(一) 朴实:淡饰成妍,天然入韵 | 第83-84页 |
(二) 醇厚:千里莼羹,固是南国佳味 | 第84-85页 |
二、 位于王孟间殆无愧色 | 第85-87页 |
(一) 清骨灵心,不减王孟 | 第86页 |
(二) 农家者流,出王孟上 | 第86-87页 |
三、 范成大对储诗的继承 | 第87-89页 |
小结 | 第89-91页 |
参考文献 | 第91-95页 |
致谢 | 第95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