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摘要 | 第1-4页 |
| Abstract | 第4-8页 |
| 第1章 绪论 | 第8-14页 |
| ·引言 | 第8页 |
| ·研究目的及意义 | 第8-9页 |
| ·研究现状及发展趋势 | 第9-12页 |
| ·本文工作安排 | 第12-14页 |
| 第2章 数字图像水印技术 | 第14-27页 |
| ·引言 | 第14页 |
| ·数字水印技术的特性及分类 | 第14-17页 |
| ·数字水印的特性 | 第14-15页 |
| ·数字水印的分类 | 第15-17页 |
| ·数字水印的基本模型 | 第17-19页 |
| ·数字水印的攻击类型 | 第19-20页 |
| ·数字水印的典型算法 | 第20-23页 |
| ·时/空域水印算法 | 第20-21页 |
| ·变换域水印算法 | 第21-23页 |
| ·零水印技术 | 第23-24页 |
| ·零水印技术的概念 | 第23-24页 |
| ·零水印算法的分类 | 第24页 |
| ·数字水印算法的评价标准 | 第24-26页 |
| ·本章小结 | 第26-27页 |
| 第3章 基于 Hu 不变矩的 DCT 域零水印算法 | 第27-43页 |
| ·引言 | 第27页 |
| ·彩色图像的研究 | 第27-31页 |
| ·彩色图形的研究背景 | 第27-28页 |
| ·彩色模型 | 第28-31页 |
| ·RGB 与 Lab 的空间转换 | 第31页 |
| ·Hu 不变矩的构造 | 第31-34页 |
| ·原点矩、中心矩及标准化中心矩 | 第31-32页 |
| ·构造不变矩的方法和原理 | 第32页 |
| ·不变矩空间的构造与扩充 | 第32-34页 |
| ·基于 Hu 不变矩的 DCT 域零水印算法 | 第34-41页 |
| ·算法基本思想 | 第34-35页 |
| ·水印的生成和注册 | 第35页 |
| ·零水印的检测 | 第35-36页 |
| ·实验结果及分析 | 第36-41页 |
| ·本章小结 | 第41-43页 |
| 第4章 基于 LPM 和 DFT 的盲灰度级零水印算法 | 第43-56页 |
| ·引言 | 第43页 |
| ·SVD 分解 | 第43-45页 |
| ·SVD 的定义与性质 | 第43-45页 |
| ·SVD 在图像处理中所具有的特征 | 第45页 |
| ·基于 LPM 和 DFT 的盲灰度级零水印算法 | 第45-51页 |
| ·几何不变原理 | 第45-48页 |
| ·灰度水印图像预处理 | 第48-49页 |
| ·水印生成和提取算法 | 第49-51页 |
| ·阈值的确定 | 第51页 |
| ·实验结果及分析 | 第51-55页 |
| ·本章小结 | 第55-56页 |
| 第5章 零水印算法在数字壁画文物图像版权保护中的应用 | 第56-63页 |
| ·文物版权保护的研究意义及研究现状 | 第56-58页 |
| ·零水印算法在数字壁画版权保护中的应用 | 第58-62页 |
| ·基于 Hu 不变矩的 DCT 域零水印算法在数字壁画中的应用 | 第59-60页 |
| ·基于 LPM 和 DFT 的盲灰度级零水印算法在数字壁画中的应用 | 第60-62页 |
| ·本章小结 | 第62-63页 |
| 第6章 结论 | 第63-65页 |
| 致谢 | 第65-66页 |
| 参考文献 | 第66-71页 |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的研究成果 | 第71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