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NA计算模型研究与探索
| 摘要 | 第1-6页 |
| ABSTRACT | 第6-12页 |
| 引言 | 第12-14页 |
| 1 背景知识介绍 | 第14-20页 |
| ·最小生成树的相关理论知识 | 第14-16页 |
| ·最小生成树的相关定义 | 第14页 |
| ·最小生成树的相关定理 | 第14-15页 |
| ·最小生成树算法 | 第15-16页 |
| ·最小生成树的DNA算法 | 第16-17页 |
| ·最小生成树的DNA算法 | 第16页 |
| ·识别码的DNA算法 | 第16-17页 |
| ·可满足性问题的背景知识及算法 | 第17-20页 |
| ·可满足性问题的相关定义 | 第17页 |
| ·可满足性问题的一些DNA计算模型 | 第17-20页 |
| 2 DNA分子的操作技术 | 第20-27页 |
| ·DNA分子的变性与复性 | 第20-21页 |
| ·DNA链的延长 | 第21-23页 |
| ·DNA链的内切与外切 | 第23-25页 |
| ·DNA链的连接 | 第25-26页 |
| ·DNA链并行重叠组装技术 | 第26-27页 |
| 3 DNA计算编码问题及模型研究 | 第27-36页 |
| ·DNA计算编码 | 第27-30页 |
| ·DNA计算编码的基本知识 | 第27页 |
| ·DNA计算编码的约束条件 | 第27-30页 |
| ·DNA计算模型的研究及其发展 | 第30-36页 |
| 4 最小生成树的DNA温度梯度凝胶电泳算法 | 第36-40页 |
| ·引言 | 第36页 |
| ·最小生成树 | 第36-39页 |
| ·算法的具体步骤 | 第37页 |
| ·DNA算法的编码与操作 | 第37-39页 |
| ·结论分析 | 第39-40页 |
| 5 基于DNA分子信标自组装求解可满足性问题 | 第40-44页 |
| ·引言 | 第40页 |
| ·分子信标结构 | 第40-41页 |
| ·可满足性问题 | 第41-42页 |
| ·可满足问题的基本算法步骤如下 | 第41页 |
| ·可满足问题的生物操作 | 第41-42页 |
| ·算法实例 | 第42-43页 |
| ·本章小结 | 第43-44页 |
| 结论 | 第44-45页 |
| 参考文献 | 第45-48页 |
| 后记或致谢 | 第48-49页 |
| 作者简介及读研期间主要科研成果 | 第49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