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部地区全深冻结井筒马头门破坏机理及修复加固设计研究
摘要 | 第1-6页 |
Abstract | 第6-7页 |
目录 | 第7-10页 |
Contents | 第10-13页 |
1 绪论 | 第13-19页 |
·研究背景及其意义 | 第13页 |
·国内外研究现状 | 第13-16页 |
·软岩支护发展及工程运用现状 | 第14页 |
·注浆技术发展 | 第14-15页 |
·钢纤维混凝土发展现状 | 第15页 |
·数值分析发展及现状 | 第15-16页 |
·主要内容及研究方法 | 第16-19页 |
·研究内容 | 第16-17页 |
·研究目标 | 第17-18页 |
·研究路线 | 第18-19页 |
2 副井井壁及马头门破坏机理研究 | 第19-26页 |
·马头门破坏机理的研究 | 第19-22页 |
·马头门位置的特殊性和结构受力的复杂性 | 第19页 |
·高应力作用 | 第19-20页 |
·水的作用 | 第20-21页 |
·软弱岩层的影响 | 第21页 |
·其他因素 | 第21-22页 |
·塔然高勒矿井修复工程概况 | 第22-24页 |
·地质、水文概况 | 第22-23页 |
·马头门破坏段描述 | 第23-24页 |
·塔然高勒矿井破坏机理研究 | 第24-25页 |
·小结 | 第25-26页 |
3 副井马头门和井筒修复工程设计方案 | 第26-33页 |
·副井井壁及马头门加固方案 | 第26-27页 |
·注浆及锚索加固 | 第26页 |
·注浆压力计算 | 第26-27页 |
·临时支护方案 | 第27-29页 |
·拆除范围 | 第27-28页 |
·临时支护参数 | 第28-29页 |
·永久支护方案 | 第29-31页 |
·支护参数 | 第29页 |
·SFRC80钢纤维混凝土建议配合比 | 第29-31页 |
·小结 | 第31-33页 |
4 副井马头门与围岩共同作用数值模拟计算 | 第33-62页 |
·有限元分析方法 | 第33-34页 |
·计算程序简介 | 第34-35页 |
·单元类型 | 第35-36页 |
·马头门内支撑计算 | 第36-44页 |
·模型的建立 | 第36-38页 |
·计算结果及其分析 | 第38-41页 |
·内支撑强度计算 | 第41-42页 |
·钢支撑的稳定性计算 | 第42-44页 |
·副井马头门与围岩共同作用数值计算 | 第44-61页 |
·数值计算模型 | 第44-45页 |
·材料模型及参数 | 第45-49页 |
·模型初始及边界条件 | 第49页 |
·硐室开挖数值模拟方法 | 第49-51页 |
·计算结果及分析 | 第51-61页 |
·小结 | 第61-62页 |
5 副井马头门和井筒修复工程信息化监测 | 第62-74页 |
·概述 | 第62页 |
·信息化监测方案 | 第62-65页 |
·监测方案 | 第62-64页 |
·监测工作进展 | 第64-65页 |
·锚索锚固力信息化监测结果 | 第65-68页 |
·元件布置 | 第65页 |
·监测结果及分析 | 第65-68页 |
·井壁荷载及结构内力监测结果 | 第68-73页 |
·元件布置 | 第68-69页 |
·监测结果分析 | 第69-72页 |
·监测结论与建议 | 第72-73页 |
·小结 | 第73-74页 |
6 主要结论与展望 | 第74-77页 |
·主要研究成果 | 第74-75页 |
·展望 | 第75-77页 |
参考文献 | 第77-79页 |
致谢 | 第79-81页 |
作者简介及读研期间主要科研成果 | 第81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