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工业技术论文--自动化技术、计算机技术论文--计算技术、计算机技术论文--一般性问题论文--安全保密论文--加密与解密论文

抵抗去同步攻击的鲁棒水印技术研究

致谢第1-6页
中文摘要第6-7页
ABSTRACT第7-12页
1 绪论第12-28页
   ·信息隐藏技术简介第12-13页
   ·隐写术简介第13页
   ·数字水印技术简介第13-16页
     ·数字水印系统的基本框架第14页
     ·数字水印的特性第14-15页
     ·数字水印的分类第15-16页
   ·对数字图像水印的攻击第16-20页
     ·攻击的发展第16-17页
     ·攻击的分类第17-20页
   ·水印去同步攻击和重同步技术的对抗第20-25页
     ·抵抗全局去同步攻击的水印重同步算法第20-23页
     ·抵抗局部去同步攻击的水印重同步算法第23页
     ·抵抗不可逆的去同步攻击的水印重同步算法第23-25页
   ·本文的主要贡献和组织结构第25-28页
2 抵抗全局去同步攻击的鲁棒水印第28-46页
   ·引言第28-29页
   ·水印重同步算法框架第29-30页
   ·几何不变区域的检测第30-33页
     ·鲁棒边缘检测第30-31页
     ·鲁棒角点检测第31页
     ·半径选择第31-33页
   ·几何不变区域的划分第33-35页
     ·最重要角点的挑选第34页
     ·划分几何不变区域第34-35页
   ·水印的嵌入和提取第35-36页
     ·水印的嵌入第35页
     ·水印的提取第35-36页
   ·参数分析第36-39页
     ·鲁棒边缘提取的参数分析第36-37页
     ·鲁棒角点检测的参数分析第37页
     ·半径选择的参数分析第37-39页
   ·实验结果第39-44页
     ·水印的不可见性第39页
     ·水印的鲁棒性第39-44页
   ·总结第44-46页
3 抵抗局部去同步攻击的鲁棒水印第46-76页
   ·引言第46-47页
   ·水印重同步算法第47-54页
     ·新的特征变换:LDFT第47-51页
     ·利用BSP树划分LDFT特征空间第51-52页
     ·水印的嵌入第52-53页
     ·水印的提取第53-54页
   ·性能分析和参数选择第54-62页
     ·鲁棒性分析第54-55页
     ·虚警率和漏检率第55-59页
     ·容量、不可见性和鲁棒性之间的折中第59-62页
   ·实验结果第62-73页
     ·水印的不可见性第62-64页
     ·水印鲁棒性第64-73页
   ·总结第73-76页
4 抵抗不可逆去同步攻击的鲁棒水印第76-104页
   ·引言第76-80页
   ·相关工作和本章的创新点第80-82页
     ·相关工作第80-81页
     ·本章的主要创新点第81-82页
   ·图像显著性检测模型第82-92页
     ·方向特征图第83-87页
     ·颜色特征图第87-88页
     ·自顶向下的景深特征第88页
     ·基于景深的特征图融合第88-92页
   ·基于显著性图的水印重同步算法第92-95页
   ·实验结果第95-102页
     ·方向特征图、颜色特征图、景深图和最终的显著性图的评测第97-98页
     ·在数据集DB-1000上的对比第98-100页
     ·在数据集DB-5000上的对比第100-101页
     ·水印重同步算法的鲁棒性测试第101-102页
   ·总结第102-104页
5 总结与展望第104-108页
   ·工作总结第104-105页
   ·未来工作展望第105-108页
参考文献第108-116页
作者简历第116-118页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第118-120页
专利与获奖情况第120-122页
学位论文数据集第122页

论文共122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基于变分方法的图像分割和图像恢复研究
下一篇:抽取式多文档文摘的文本表示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