旧城改造的道路交通系统设计方法研究
摘要 | 第1-6页 |
Abstract | 第6-13页 |
第一章 绪论 | 第13-22页 |
·研究背景 | 第13页 |
·研究意义 | 第13-14页 |
·研究对象 | 第14-17页 |
·旧城改造对象 | 第14页 |
·旧城改造分区指引 | 第14-15页 |
·改造地块分类指引 | 第15-17页 |
·国内外发展与实践 | 第17-20页 |
·国外发展与实践 | 第17-19页 |
·国内发展与实践 | 第19-20页 |
·研究内容和技术路线 | 第20-22页 |
·主要研究内容 | 第20-21页 |
·研究技术路线 | 第21-22页 |
第二章 旧城区的道路交通现状分析方法 | 第22-38页 |
·分析思路与方法 | 第22-23页 |
·广州荔湾区的道路交通现状分析 | 第23-36页 |
·居民出行特征 | 第23-25页 |
·道路交通运行特征 | 第25-28页 |
·道路交通建设现状 | 第28-36页 |
·旧城区的道路交通问题分析 | 第36-37页 |
·本章小结 | 第37-38页 |
第三章 旧城区的道路交通需求分析方法研究 | 第38-50页 |
·旧城区交通需求特征研究 | 第38-40页 |
·总体需求特征 | 第38页 |
·交通需求差异性 | 第38-40页 |
·道路交通需求预测方法研究 | 第40-46页 |
·传统“四阶段”预测方法 | 第40-44页 |
·基于OD反推“四阶段”预测方法 | 第44-46页 |
·常规公共交通需求预测方法研究 | 第46-48页 |
·人口预测法 | 第46-47页 |
·需求总量法 | 第47-48页 |
·停车设施交通需求方法研究 | 第48-49页 |
·交通量—停车需求预测模型法 | 第48-49页 |
·路网容量控制法 | 第49页 |
·停车配建比例法 | 第49页 |
·本章小结 | 第49-50页 |
第四章 设计原则、目标与策略研究 | 第50-55页 |
·城市交通发展趋势研究 | 第50-51页 |
·公交优先发展战略 | 第50页 |
·低碳交通发展战略 | 第50-51页 |
·发展模式与原则研究 | 第51-52页 |
·发展模式 | 第51页 |
·基本原则 | 第51-52页 |
·发展目标与策略研究 | 第52-54页 |
·发展目标 | 第52-53页 |
·发展策略 | 第53-54页 |
·本章小结 | 第54-55页 |
第五章 设计方法与案例研究 | 第55-97页 |
·设计方法研究 | 第55-57页 |
·道路交通预测方法 | 第55页 |
·道路系统设计方法 | 第55-56页 |
·公交系统设计方法 | 第56页 |
·停车系统设计方法 | 第56-57页 |
·荔湾老城区改造方案研究 | 第57-70页 |
·交通需求分析 | 第57-61页 |
·道路系统设计方案 | 第61-66页 |
·旧城专线巴士设计方案 | 第66页 |
·慢行交通设计方案 | 第66-67页 |
·停车设施设计方案 | 第67-70页 |
·白鹅潭商业中心改造方案研究 | 第70-83页 |
·交通需求预测 | 第70-74页 |
·道路系统设计方案 | 第74-78页 |
·公共交通设计方案 | 第78-79页 |
·慢行交通设计方案 | 第79-80页 |
·停车设施设施方案 | 第80-83页 |
·广钢新城改造方案研究 | 第83-96页 |
·交通需求预测 | 第83-88页 |
·道路系统设计方案 | 第88-91页 |
·公共交通设计方案 | 第91-93页 |
·停车设施设计方案 | 第93页 |
·停车设施方案 | 第93-96页 |
·本章小结 | 第96-97页 |
结论与展望 | 第97-98页 |
文献参考 | 第98-100页 |
附件 | 第100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