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平遥国际摄影大展对山西的艺术影响
| 中文摘要 | 第1-9页 |
| ABSTRACT | 第9-11页 |
| 第一章 引言 | 第11-16页 |
| ·选题的目的和意义 | 第11-12页 |
| ·选题的目的 | 第11页 |
| ·选题的意义 | 第11-12页 |
| ·国内外研究动态 | 第12-14页 |
| ·本文拟解决的问题、研究内容和方法 | 第14-16页 |
| ·拟解决的问题 | 第14页 |
| ·研究结构和主要内容 | 第14-15页 |
| ·研究方法 | 第15-16页 |
| 第二章 平遥国际摄影大展十二年活动回顾 | 第16-23页 |
| ·大展的产生与发展 | 第16-20页 |
| ·产生 | 第16-17页 |
| ·发展 | 第17-20页 |
| ·大展组织机构、评审机制及其策展人 | 第20-23页 |
| ·组织机构 | 第20-21页 |
| ·评审机制 | 第21页 |
| ·策展人 | 第21-23页 |
| 第三章 平遥国际摄影大展对举办地平遥的艺术影响 | 第23-36页 |
| ·“创意平遥”——现实与历史的完美融合 | 第23-24页 |
| ·当平遥“遭遇”摄影 | 第23页 |
| ·当艺术“占领”工厂 | 第23-24页 |
| ·“文化平遥”——可持续发展的艺术文化 | 第24-29页 |
| ·平遥摄影艺术的“复苏” | 第24-26页 |
| ·漆器行业迎来新的曙光 | 第26-27页 |
| ·书画艺术的全面发展 | 第27-29页 |
| ·雕塑艺术大放异彩 | 第29页 |
| ·“经济平遥”——和谐多元化的艺术经济 | 第29-33页 |
| ·平遥国际摄影大展是一场艺术经济活动 | 第29-30页 |
| ·“摄影搭台,经济唱戏” | 第30-32页 |
| ·和谐多元的艺术经济促进文化设施的增加 | 第32-33页 |
| ·“影像平遥”——东西方交流的艺术语言 | 第33-36页 |
| ·东西方交流的开放性平台 | 第33-34页 |
| ·接受与参与:平遥国际摄影大展的群众基础 | 第34-35页 |
| ·东西方艺术的交流与碰撞 | 第35-36页 |
| 第四章 平遥国际摄影大展对山西的艺术影响 | 第36-44页 |
| ·为“国际化”举办的摄影展 | 第36-38页 |
| ·平遥国际摄影大展在各国各地的巡回展览 | 第36页 |
| ·无独有偶:全国摄影艺术活动盛行 | 第36-38页 |
| ·促进了山西图片艺术市场的发展 | 第38-39页 |
| ·使山西的摄影艺术走向专业化 | 第39-44页 |
| ·专业学术活动 | 第39-42页 |
| ·当学院面对学院:PIP院校展 | 第42-44页 |
| 第五章 结语 | 第44-47页 |
| ·平遥国际摄影大展是一项公共性艺术活动 | 第44-45页 |
| ·关于摄影艺术和艺术活动的思考 | 第45-47页 |
| ·谁真正在乎摄影艺术 | 第46页 |
| ·关于艺术活动本身的现实意义 | 第46-47页 |
| 参考文献 | 第47-50页 |
| 攻读学位期间取得的研究成果 | 第50-51页 |
| 致谢 | 第51-52页 |
| 个人简况及联系方式 | 第52-54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