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摘要 | 第1-7页 |
| Abstract | 第7-13页 |
| 1. 绪论 | 第13-29页 |
| ·选题背景及研究意义 | 第13-16页 |
| ·选题背景 | 第13-15页 |
| ·研究意义 | 第15-16页 |
| ·文献综述 | 第16-26页 |
| ·国外文献 | 第16-18页 |
| ·国内文献 | 第18-25页 |
| ·评价 | 第25-26页 |
| ·研究对象的说明 | 第26页 |
| ·研究内容及方法 | 第26-28页 |
| ·研究内容 | 第26-27页 |
| ·研究方法 | 第27-28页 |
| ·论文的创新与不足 | 第28-29页 |
| ·创新之处 | 第28页 |
| ·不足之处 | 第28-29页 |
| 2. 基本养老保险基金的相关概述 | 第29-35页 |
| ·养老保险基金的构成及相关概念 | 第29-32页 |
| ·基本养老保险基金 | 第30-31页 |
| ·企业年金 | 第31页 |
| ·个人储蓄性养老保险金 | 第31页 |
| ·全国社会保障基金 | 第31-32页 |
| ·易混淆的相关概念 | 第32页 |
| ·养老保险基金的筹资模式 | 第32-34页 |
| ·现收现付制 | 第32-33页 |
| ·完全积累制 | 第33页 |
| ·部分积累制 | 第33-34页 |
| ·养老保险基金投资 | 第34-35页 |
| 3. 我国基本养老保险基金投资运营的现状及存在的问题 | 第35-41页 |
| ·我国基本养老保险基金投资运营现状 | 第35-37页 |
| ·基本养老保险基金投资运营存在的问题 | 第37-41页 |
| ·缺乏良好的法律制度环境 | 第37-38页 |
| ·统筹层次低 | 第38页 |
| ·个人账户“空账”运行 | 第38-39页 |
| ·投资渠道狭小 | 第39页 |
| ·缺乏有效监督 | 第39-41页 |
| 4. 基本养老保险基金进入资本市场投资的必要性和可行性 | 第41-46页 |
| ·必要性分析 | 第41-42页 |
| ·应对我国人口老龄化问题 | 第41-42页 |
| ·基本养老保险基金自身保值增值的需要 | 第42页 |
| ·可行性分析 | 第42-44页 |
| ·基本养老保险基金自身特点决定进入资本市场的可行性 | 第42页 |
| ·资本市场可为基本养老保险基金提供合适条件 | 第42-43页 |
| ·社保基金等的成功投资经验 | 第43-44页 |
| ·投资原则 | 第44-46页 |
| ·安全性原则 | 第44-45页 |
| ·盈利性原则 | 第45页 |
| ·流动性原则 | 第45页 |
| ·社会效益性原则 | 第45-46页 |
| 5. 国际投资运营经验借鉴 | 第46-54页 |
| ·美国的多元化投资体系 | 第46-48页 |
| ·养老保险制度概况 | 第46页 |
| ·投资运营 | 第46-47页 |
| ·投资监管 | 第47页 |
| ·评价 | 第47-48页 |
| ·智利的私营养老保险 | 第48-50页 |
| ·智利的养老保险制度基本内容 | 第48-49页 |
| ·养老金的投资运营 | 第49页 |
| ·投资监管 | 第49-50页 |
| ·评价 | 第50页 |
| ·新加坡的中央公积金制度 | 第50-52页 |
| ·中央公积金制度的建立和发展 | 第50-51页 |
| ·制度概况 | 第51页 |
| ·中央公积金的投资运营 | 第51-52页 |
| ·评价 | 第52页 |
| ·国际经验对我国的启示 | 第52-54页 |
| ·专业化管理 | 第52-53页 |
| ·加强监管力度 | 第53页 |
| ·多元化投资 | 第53页 |
| ·健全监管法律法规 | 第53-54页 |
| 6. 基于投资组合理论和lingo软件的实证分析 | 第54-62页 |
| ·马克维茨的投资组合理论 | 第54-55页 |
| ·基本养老保险和全国社保基金投资收益比较 | 第55-58页 |
| ·基本养老保险基金现有方式的最大收益 | 第55-57页 |
| ·全国社会保障基金与其的对比情况 | 第57-58页 |
| ·拓宽投资渠道后基本养老保险金的最优投资组合实证分析 | 第58-62页 |
| 7. 完善基本养老保险基金投资运营的对策建议 | 第62-66页 |
| ·建立健全法律法规 | 第62页 |
| ·继续提高统筹层次 | 第62-63页 |
| ·做实个人账户 | 第63页 |
| ·扩大投资渠道 | 第63-65页 |
| ·选择合适的投资主体 | 第65页 |
| ·建立有效的监管制度 | 第65-66页 |
| 参考文献 | 第66-72页 |
| 后记 | 第72-73页 |
| 致谢 | 第73-75页 |
| 在读期间科研成果目录 | 第75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