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1-3页 |
ABSTRACT | 第3-8页 |
1 绪论 | 第8-17页 |
·功率因数校正技术的研究背景 | 第8-10页 |
·功率因数校正技术的发展 | 第10-15页 |
·无源 PFC 技术 | 第10-12页 |
·有源 PFC 技术 | 第12-14页 |
·PFC 技术的发展方向 | 第14-15页 |
·本文的研究意义和主要内容 | 第15-17页 |
·本文的研究意义 | 第15-16页 |
·本文的主要内容 | 第16-17页 |
2 功率因数校正电路 | 第17-27页 |
·功率因数的定义 | 第17-18页 |
·PFC 拓扑与电路工作模式 | 第18-19页 |
·PFC 电路的控制方法 | 第19-23页 |
·CCM 控制方法 | 第19-23页 |
·DCM 控制方法 | 第23页 |
·Boost PFC 电路工作原理与特性分析 | 第23-26页 |
·Boost PFC 电路工作原理 | 第24-25页 |
·Boost PFC 电路特性分析 | 第25-26页 |
·本章小结 | 第26-27页 |
3 交错并联 Boost PFC 电路分析 | 第27-44页 |
·交错并联 PFC 电路 | 第27-31页 |
·交错并联技术 | 第27-28页 |
·交错并联 PFC 电路 | 第28-31页 |
·交错并联 Boost PFC 电路工作原理与特性分析 | 第31-36页 |
·交错并联 Boost PFC 电路工作原理 | 第31-34页 |
·交错并联 Boost PFC 电路特性分析 | 第34-36页 |
·交错并联 Boost PFC 电路的优势 | 第36-39页 |
·减小输入电流纹波 | 第36-38页 |
·减小电感磁芯尺寸 | 第38页 |
·减小输出电容电流有效值 | 第38-39页 |
·支路参数失配对电路性能的影响 | 第39-43页 |
·电感量失配对电路性能的影响 | 第39-42页 |
·占空比失配对电路性能的影响 | 第42-43页 |
·本章小结 | 第43-44页 |
4 系统参数设计 | 第44-63页 |
·设计指标 | 第44页 |
·总体设计方案 | 第44-45页 |
·主电路设计 | 第45-52页 |
·开关频率选择 | 第45-46页 |
·电感设计 | 第46-49页 |
·输出电容设计 | 第49-50页 |
·功率器件选择 | 第50-51页 |
·EMI 滤波器选择 | 第51-52页 |
·控制电路设计 | 第52-61页 |
·控制芯片 UC3854 介绍 | 第52-54页 |
·控制电路参数设计 | 第54-59页 |
·分频电路设计 | 第59-60页 |
·驱动电路设计 | 第60-61页 |
·辅助电源设计 | 第61-62页 |
·本章小结 | 第62-63页 |
5 仿真研究与实验分析 | 第63-75页 |
·系统仿真研究 | 第63-67页 |
·传统 Boost PFC 电路仿真 | 第63-65页 |
·交错并联 Boost PFC 电路仿真 | 第65-67页 |
·系统实验分析 | 第67-74页 |
·传统 Boost PFC 电路实验 | 第67-69页 |
·交错并联 Boost PFC 电路实验 | 第69-71页 |
·实验数据对比与分析 | 第71-74页 |
·本章小结 | 第74-75页 |
6 总结与展望 | 第75-77页 |
·总结 | 第75页 |
·展望 | 第75-77页 |
致谢 | 第77-78页 |
参考文献 | 第78-81页 |
附录 A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 | 第81-82页 |
附录 B 交错并联 Boost PFC 电路图 | 第82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