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摘要 | 第1-3页 |
| ABSTRACT | 第3-8页 |
| 1 绪论 | 第8-17页 |
| ·研究背景及意义 | 第8页 |
| ·煤热解技术研究 | 第8-11页 |
| ·煤热解的定义及分类 | 第8-9页 |
| ·影响煤热解焦油收率的因素 | 第9-10页 |
| ·煤热解机理研究 | 第10-11页 |
| ·催化加氢热解研究 | 第11-15页 |
| ·金属氧化物催化剂 | 第12页 |
| ·金属盐类催化剂 | 第12-13页 |
| ·负载型催化剂 | 第13-14页 |
| ·煤加氢热解机理研究 | 第14-15页 |
| ·研究内容及技术路线 | 第15-17页 |
| ·研究内容 | 第15-16页 |
| ·技术路线 | 第16-17页 |
| 2 实验部分 | 第17-25页 |
| ·原料与试剂 | 第17-18页 |
| ·仪器及设备 | 第18页 |
| ·催化剂的制备 | 第18-21页 |
| ·铁氧化物催化剂制备 | 第18-19页 |
| ·负载型铁基催化剂的制备 | 第19-21页 |
| ·神府煤催化加氢热解 | 第21-22页 |
| ·催化剂表征 | 第22-25页 |
| ·扫描电镜分析 | 第23页 |
| ·孔结构及比表面积分析 | 第23页 |
| ·X 射线衍射分析 | 第23页 |
| ·拉曼光谱分析 | 第23页 |
| ·氢程序升温还原(H_2-TPR) | 第23页 |
| ·氨程序升温脱附(NH_3-TPD) | 第23-25页 |
| 3 催化剂结构和表面特性研究 | 第25-38页 |
| ·催化剂的比表面积以及孔分布 | 第25-26页 |
| ·铁氧化物催化剂孔结构分布 | 第25-26页 |
| ·催化剂的组成结构研究 | 第26-34页 |
| ·SEM 分析 | 第26-27页 |
| ·XRD 分析 | 第27-31页 |
| ·Raman 分析 | 第31-34页 |
| ·催化剂表面酸性研究 | 第34-37页 |
| ·H_2-TPR 分析 | 第34-36页 |
| ·NH_3-TPD 分析 | 第36-37页 |
| ·小结 | 第37-38页 |
| 4 催化剂在神府煤催化加氢热解中的应用 | 第38-53页 |
| ·影响神府煤固定床热解的因素 | 第38-42页 |
| ·煤的低温干馏实验 | 第38页 |
| ·反应气氛的研究 | 第38-40页 |
| ·煤粉粒度的影响 | 第40页 |
| ·煤用量的影响 | 第40-42页 |
| ·铁催化剂对神府煤加氢热解的影响 | 第42-45页 |
| ·神府煤的热重分析 | 第42-43页 |
| ·铁催化剂对神府煤加氢热解产物分布的影响 | 第43-45页 |
| ·负载型铁催化剂催化神府煤加氢热解 | 第45-48页 |
| ·Fe_2O_3/SiO_2催化剂对神府煤加氢热解的产物分布的影响 | 第45-46页 |
| ·Fe_2O_3/γ-Al_2O_3催化剂对神府煤加氢热解产物分布的影响 | 第46页 |
| ·Fe_2O_3/SiO_2-Al_2O_3催化剂对神府煤加氢热解的产物分布的影响 | 第46-48页 |
| ·负载型铁氧化物对神府煤加氢热解产物分布的影响 | 第48-49页 |
| ·Fe-Al 合成负载型催化剂对神府煤加氢热解产物分布的影响 | 第48页 |
| ·Fe-Si 合成负载催化剂对神府煤加氢热解产物分布的影响 | 第48-49页 |
| ·煤催化加氢热解机理分析 | 第49-52页 |
| ·小结 | 第52-53页 |
| 5 结论与展望 | 第53-54页 |
| ·总结 | 第53页 |
| ·展望 | 第53-54页 |
| 致谢 | 第54-55页 |
| 参考文献 | 第55-60页 |
| 附录 | 第60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