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政治、法律论文--法律论文--中国法律论文--财政法论文--金融法论文--证券管理法令论文

资产证券化中基础资产转让的法律问题研究

摘要第1-6页
Abstract第6-10页
导言第10-12页
 第一节 选题背景和意义第10-11页
 第二节 现有文献综述第11页
  一、 中文文献综述第11页
  二、 外文文献综述第11页
 第三节 研究方法描述第11-12页
第一章 资产证券化的相关概念与意义第12-14页
 第一节 资产证券化的概念第12-13页
 第二节 资产证券化对金融体系的意义第13页
 第三节 资产证券化的交易主体与交易结构第13-14页
第二章 资产转让的法律问题第14-18页
 第一节 资产转让的方式第14-15页
 第二节 债权转让的法律障碍第15-18页
  一、 法定禁止转让第15页
  二、 约定禁止转让——“禁转转让条款”的法律效力第15-18页
第三章 风险隔离的传统标准——真实销售第18-26页
 第一节 资产转移中的现实矛盾第18-19页
 第二节 真实销售与重新定性第19-20页
 第三节 美国真实销售认定的司法标准第20-24页
 第四节 对真实销售认定标准的评价第24-26页
第四章 破产法下证券化交易的风险第26-34页
 第一节 美国有关“欺诈性转让规则”的法律规定第26-30页
  一、 《联邦破产法典》第 548 条的欺诈性转让制度第27页
  二、 《统一欺诈性转让法》(UFTA)和《美国统一商法典》第六章“大宗转让和大宗出售”立法第27-28页
  三、 欺诈性转让制度的法律适用第28-29页
  四、 善意受让人规则对“欺诈性转让”适用的排除第29-30页
 第二节 实质性合并对基础资产转让所引致的法律风险第30-34页
  一、 实质性合并的法理基础第30-31页
  二、 “实质性合并”规则的司法标准第31-33页
  三、 在证券化中构建无合并风险的 SPV第33-34页
第五章 我国资产证券化的实践第34-44页
 第一节 我国信贷资产证券化与企业资产证券化试点方案的交易结构分析第36-38页
  一、 信贷资产证券化交易结构分析第36-37页
  二、 企业资产证券化交易结构分析第37-38页
  三、 《证券公司资产证券化管理业务规定》第38页
 第二节 我国破产隔离机制构建的法律问题第38-43页
  一、 完善企业资产证券化的相关规定,制定统一的资产证券化法规,结束“二元规制”的局面第38-40页
  二、 以会计准则为基础,制定完善真实销售的法律标准第40-42页
  三、 试点阶段的交易安排暴露出的问题第42-43页
 第三节 我国现行破产法对风险隔离机制的影响第43-44页
  一、 破产申请后合同待履行的问题第43-44页
  二、 关于欺诈性转移的法律规定及缺陷第44页
第六章 结语第44-46页
参考文献第46-49页
后记第49-50页

论文共50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第三方支付平台监管制度研究
下一篇:我国强制清算中诉讼法律问题研究